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全球野生動物貿易地圖揭示地球真實“代價”
      來源:今日科學 2023-08-01 17:24:34

      每年,全世界有1億多動植物被合法或非法交易。但這是否可持續?研究人員仍在激烈爭論。7月26日發表于《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通過繪制一張當前野生動物貿易水平下全球生態系統恢復力地圖,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

      通過確定野生動物貿易可能造成最大破壞的熱點地區,這些發現向科學家和決策者指明應將資源集中在哪里。

      “知道‘貿易是不可持續的’是一回事,知道‘當消滅物種A時,生態系統X會發生什么’是另一回事。”論文合著者、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保護生物學家Oscar Morton說。


      (相關資料圖)

      Morton說,在衡量野生動物貿易的整體可持續性時,不能孤立地考慮單個物種。然而,分析野生動物貿易行業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復雜,以至于很少有人嘗試。

      Morton和同事整理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收集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合法貿易數據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收集的合法和非法貿易數據,并將這些信息疊加在世界各地不同物種的分布圖上。

      他們添加了物種的系統發育數據——物種的進化歷史,以表明每個物種是否都有獨特特征。他們還添加了該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角色的信息,例如,它是大型捕食者還是小型食草動物。Morton說:“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因為它們可以提供所有的生態系統服務,比如種子傳播、碳儲存、害蟲控制。”

      由此產生的地圖使研究小組能夠直觀地看到從生態系統中移除一個物種的潛在影響。

      例如,犀鳥由于上喙上的骨質突起而被大量交易。但作為大型水果食用者,犀鳥在其生態系統的種子傳播中起著關鍵作用。Morton說,如果犀鳥從一個地區消失,植被將發生根本變化,會對棲息在該生態系統中的鳥類、昆蟲和其他動物產生連鎖反應。

      該地圖揭示了最有可能因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而破壞的熱點地區,即功能和進化多樣性較高的生態系統。:“這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匯集了大量數據。”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野生動物貿易專家Vincent Nijman表示,這張地圖清楚地表明,在世界上一些相對較小的地區,野生動物貿易可能使生態系統處于危險之中。他指出,非洲和東南亞部分地區是重要的熱點地區。

      Nijman表示,如果人們能夠更加關注這些地區的貿易監管,“那么投資將獲得更好的回報”。

      Morton說,國際和國內政策應該要求評估野生動物貿易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他說:“當我們談論貿易可持續性時,我們應該關注生態系統和物種的可持續性。”

      論文作者之一、謝菲爾德大學數據科學家Mike Massam表示,許多物種除了在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外,還具有內在的科學價值。“我們不想失去數百萬年的進化史。”(來源:中國科學報 文樂樂)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371-3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