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日報網8月2日電 每晚在成都大運村,文化廟會都讓住在這里的運動員們體驗穿漢服、下象棋、演奏中國傳統音樂等活動。此外,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成都文化廟會還向運動員們了展示四川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
南非代表團團長塔博·莫伊爾瓦(Thabo Moilwa)品嘗了中國綠茶。他說:“我上周五來到這里,整個的體驗非常好,大家都十分友好。我特別喜歡中國茶,非常好喝。還有一樣我想帶回家的東西是中國的漢服,另外我也買了幾樣熊貓紀念品。”
挪威代表團團長索福斯·拉斯穆森(Sofus Rasmussen)表示,他和挪威的學生運動員們都沉浸于在成都的經歷之中。“我喜歡品嘗這里的中國美食,非常美味。我最喜歡的是火鍋,雖然對于我來說有點兒辣。”拉斯穆森說,“當然了,每個人都想去看大熊貓。我的田徑隊幾乎所有人都在成都看到了真的大熊貓,他們拍了好多照片。我們一定會抽出時間游覽成都的各個地方,比如寬窄巷子。”
印度擊劍隊領隊迪希隆(Kanwar Mandeep Singh Dhillon)也是一位中國文化愛好者。“我十分欣賞中國文化,還有成都本地文化。另外,大運村里所應用的科技也讓我印象深刻。我們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代表隊進行了交流溝通。”他說,“我們期待贏得金牌,希望我們的隊伍以及(來參加大運會的)其他隊伍都能取得好成績。”
來自老撾的南貝克漢(Moukpalakham Nounbaikhamn)是一名在大運村服務的志愿者,她希望幫助運動員們了解成都,還想帶他們去自己最喜歡的商業區和餐館。就讀于成都大學的她說:“作為一名留學生,我可以用他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他們介紹中國。另外,我對這座校園也非常熟悉。”
來自尼泊爾的志愿者尼泰什·馬哈詹(Nitesh Maharjan)表示,當組委會開始招募志愿者時,他立即報了名。“能夠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是極為寶貴的(經歷)。在為他們提供幫助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快樂,也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他說。
馬哈詹還表示,只要大運村的人們需要他,他隨時都愿意幫助他們。“在交通信號燈系統中,綠色代表可以通行,所以我希望志愿者們的綠色制服能告訴大家,我們時刻準備著去幫助他們,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幫助。”
挪威代表團團長拉斯穆森更是表示,志愿者是成都大運會運作的關鍵。他感嘆道:“可愛的志愿者們太重要了!沒有他們,我們該怎么辦?”
(編譯:妮思娜 編輯: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