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后,一些受災居民可能由于衣著單薄,皮膚裸露部位多,加之可能會蹚水前行,容易出現意外傷口以及長時間身體部位被洪水浸泡,這種情況下,應如何處理呢?
1
傷口被浸泡后極易感染
(資料圖)
——要注意清洗消毒
洪水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果身上有傷口,非常容易感染。所以,掌握以下基本的傷口處理方法,也許在關鍵時刻可以用到:
1
新的傷口
對于傷口的現場急救處置,要記住3件事:
防感染
快止血
及時就醫,打破傷風針
其中,止血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對于無活動性出血的傷口
先用干凈的水徹底沖洗傷口內的泥沙、鐵銹等異物。
再可用碘伏棉球或棉棒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預防感染,及時就醫。
????對于有活動性出血的傷口
要快速止血,先采用直接壓迫止血方法,用吸水性好、干凈的布塊,衛生敷料直接覆蓋傷口,用手掌在上面壓迫止血。
????如果四肢傷口有噴射狀出血,經壓迫止血不能控制的活動性大出血
應果斷使用止血帶止血,捆扎止血帶要在傷口近心端5-8cm處,避開關節部位和皮膚破損處,并盡快到村醫務室或衛生院進一步診治。
2
舊的傷口
盡可能用防水繃帶蓋好,避免傷口接觸污水。
2
身體不舒服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痢疾、傷寒、副傷寒、甲肝、霍亂等腸道傳染病,是暴雨洪災后最易暴發的疾病。如果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這類傳染病的潛伏期短、發病急、傳染性強。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3
經期女性泡在水里后
——及時更換衛生巾,用溫水清洗外陰
如果不幸被長時間泡在水里,大姨媽還剛好來了,脫困后一定要及時更換衛生用品,并且用干凈的溫水清洗外陰,以防感染。
??注意,不需要使用私處洗液,更不可以灌洗陰道。
??如出現分泌物異常(如發黃、濃稠、有異味、存在拉絲等)、瘙癢、灼熱/灼痛感等,要在保證出行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去醫院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