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港澳臺僑學子“青春山海行” 與鄉村孩童相約再見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4-08-10 15:03:20
      中新網銀川10月19日電 題:港澳臺僑學子“青春山海行” 與鄉村孩童相約再見

      中新網記者 楊迪

      離別前,北京語言大學香港學子吳嘉瑩等人與西吉縣興隆鎮公易小學的孩子們約定:“希望你們可以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去看看這個世界,我們在中國的各個城市都等著你們。”

      “青春山海行”社會實踐活動成員和孩子們展示手工作品。北京語言大學 供圖

      10月12日至19日,“青春山海行”——第三屆北京語言大學港澳臺僑學生赴寧夏社會實踐活動在當地舉行,23名港澳臺僑學子走進寧夏鄉村,開展支教服務、社會調研、考察學習。

      即將離開寧夏,吳嘉瑩仍難忘與孩子們分別的場景。“當我們要走的時候,孩子們都很不舍,在學校門口他們問我‘姐姐你明天還會來上課嗎?’,那一刻你真的會舍不得。”吳嘉瑩和孩子們把手搭在一起說:“姐姐有機會,一定還會再來。”

      事實上,這是吳嘉瑩第二次參與該活動,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履行曾和“上一屆”孩子們立下的約定。吳嘉瑩還留下了學校的地址,“只要孩子們給我寫信,我看到后就會回信。”

      “青春山海行”社會實踐活動成員與公易小學師生合影留念。北京語言大學 供圖

      與吳嘉瑩同行的北京語言大學澳門學子曹嘉雯,是本次實踐活動的支教組組長。她告訴中新網記者,港澳臺僑學子們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課程,包括港澳知識科普、再造紙手工課、戲劇表演課、躲避盤體驗課等,“我們準備的大多是孩子們此前較少接觸的創新課程,每次課前還會開會討論備課。”曹嘉雯此次負責躲避盤體驗等課程,她笑言,孩子們出乎意料的熱情,課堂氛圍很活躍。“臨走前,還有一位小女孩送了我一串自己編織的手鏈。”

      公易小學的設施亦令曹嘉雯印象頗深。“沒想到這里的教學設備跟北京一模一樣,地板非常干凈,課桌很新,有電子屏,還有舞蹈室。”

      北京語言大學臺灣學子蔡佩蕓此次為一年級小朋友帶來名為“世界之旅”的課程。在課堂上,她和組員用粵語、閩南語兩種方言和英語、法語、韓語、西班牙語四種外語,向孩子們教授“你好”“再見”“謝謝”等簡單的詞匯。“這些孩子因為年齡、條件所限,可能很少去到外地,我們就希望這些課程可以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產生向往,以后能夠走出大山。”

      蔡佩蕓的此次寧夏行,其實源于電視劇《山海情》。“之前有看過這部劇,就想著可以近距離接觸山區的小朋友,是一次蠻不錯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段時間,蔡佩蕓在村子里看到了不少閩寧合作的“身影”,還參訪了閩寧鎮,“在影視劇里看到的東西突然都具象化了,你會發現閩寧幫扶真的存在。”

      在寧夏的這幾天里,吳嘉瑩還抽空去“看望”了一棵樹。那是第二屆“青春山海行”時,港澳臺學子共同在當地種下的一棵小樹苗,經過近兩年的成長,如今已然挺拔。吳嘉瑩說,愿“青春山海行”也能為山區的孩子們種下一粒“種子”:“雖然做得不多,但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聲音,讓孩子們能夠真正地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完)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