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 正文
      觀后感600字 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養老服務_觀《新聞周刊》有-環球微頭條
      來源: 2023-04-24 14:17:13
      抄寫作文網小編為大家提供觀后感600字 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養老服務_觀《新聞周刊》有來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陽臺》觀后感-觀后感600字

      2021年央視春晚小品《陽臺》由國家一級演員李文啟、尚大慶、小品演員黃曉娟,以及影視明星佟大為、王麗坤、秦昊、王硯輝、王圣迪、孫茜、婁藝瀟參演;武*民藝術劇院也為該節目精心排演,小品里也有很多武漢元素,帶觀眾回顧全國人民共克時艱的“陽臺故事”,帶來守望相助的感動。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自新一輪疫情突發以來,為切實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實行居家封閉管理。居家隔離,隔離的是疫情,卻隔離不了鄰里之間守望互助的溫情。在這個非常時期,小區居民自發行動起來,在社區網格員的統籌組織下,每棟樓選出樓棟長,每個單元選出單元長,組成志愿者隊伍,義務為隔離在家的居民送菜、送糧、送藥,與街道社區干部、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一起,構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有效緩解了社區的工作負擔和居民的燃眉之急。


      【資料圖】

      雖然隔離在家,卻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看到小區的志愿者團隊在特殊時期為小區作出的貢獻,居民們心里格外激動,也迫切希望能盡一份力量去幫助他人。一句句暖心的問候、一包包亟需的物品,志愿者們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中國好鄰居”的定義,成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中最溫暖最活躍的有生力量。

      危難面前,到處都有充滿勇氣、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志愿者站出來。我們相信,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克服,什么樣的問題都能化解。冬天快要過去了,待春暖花開那一天,大家約好要歡聚一堂,好好敘一敘“鄰里情”!

      “隔離病毒,但不能隔離愛”,被隔離的居民在業主群里與鄰居坦誠溝通,不隱瞞不躲避;鄰居們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同時,紛紛勸慰當事人,并主動表示愿意為對方提供幫助。疫情面前,最暖的是人心,小網格大溫情詮釋著鄰里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狙擊“疫”情。

      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養老服務_觀《新聞周刊》有感600字

      一名年近七十的年邁老人曾在《新聞周刊》的采訪中針對自己的現狀直言,他有“三怕”,一怕下樓,二怕生病,三怕出小區。

      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面對兩億人口已步入老年,在我國未富先老的狀況下,多數老年人也面臨著同樣“三怕”的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的養老服務及醫療機構不夠完善。

      《新聞周刊》中一所醫院曾因資金方面的問題而面臨倒閉的問題。在面臨這樣的情況下,院方大膽將醫院進行轉型,推進醫養服務體系完善,將醫療機構及養老機構相結合,最終不僅解決了原有的問題,還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深受老年人的青睞。

      然而事實上,顯而易見的是,一家醫院的成功轉型并不能夠代表廣大地區的其他醫療機構,而老年人的需求更不僅于此。

      許多老年人大多數時候面臨的不是患病后的出行起居,反而是當下未患病的養老服務問題。同時阻礙養老服務推薦的多種因素中也包括的養老觀念的根深蒂固。家庭養老固然是孝道的一種體現,而大多數人卻將其固化,使養老成為一種負擔。而往往相反的是,只有不以孝道的名義去束縛養老服務,才能讓老人得到更專業的照顧。而養老服務機構資金回報周期長,專業就業人員短缺也是眾多因素之中的幾個。

      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養老服務不僅僅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一種途徑,更是我們對待老年人的一種態度。

      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個人都有步入老年的一天,只有國家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增加養老機構數量,規范養老服務,才能更好地服務老人,服務明天的自己,才能為國家人民的發展提供保障。

      版權作品,未經《99作文網》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標簽: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