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附近有一個配套公園,是拍攝飛機起降的最佳地點。“五一”期間,機場吞吐量明顯增加,讓攝影愛好者們大呼滿足。這只是人們出行消費的一個小小縮影。
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公布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旅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真實需求的回歸與成長
“五一”假期,出游火熱。5月3日,攜程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數據報告》顯示,“五一”假期用戶飛行距離達四年巔峰,出游半徑較去年同期增長25%;跨省酒店預訂占比超七成;國內景區門票票量同比增長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倍;出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近7倍。馬蜂窩旅游大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的長線及出境游需求加速釋放,訂單占比超過85%。
據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數量眾多的小城市為“五一”假期旅游消費市場貢獻了更多增量。
信達證券分析師劉嘉仁表示:“一季度補償式出游釋放之后,‘五一’出行市場的火爆反映的是真實需求的回歸與成長。”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游需求井噴,各地旅游火熱行情再現。”新時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吳若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創新產品成為旅游消費熱點,各地創新推出的沉浸式旅游、體驗式旅游、研學旅行、博物館旅游、定制旅游備受追捧。此外,新興旅游目的地吸引年輕客群。
“旅游客流躍升,是各旅游市場主體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實施精準品牌營銷、持續升級服務水準的綜合結果,預計二季度將更好釋放出旅游消費活力。”吳若山說。
餐飲:
特色餐飲排隊忙
“五一”假期,餐飲業消費熱度持續高企。美團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餐飲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部分餐廳重現排隊等位超過1000桌的火熱態勢。其中,三月份走紅的淄博燒烤成了今年“五一”餐飲界最靚的仔,并帶動零售平臺盒馬鮮生燒烤類商品周環比增長241%。其中,重慶、長沙、蘇州、南京四個城市的燒烤類商品銷售周環比增幅超過350%。
“‘五一’假期前三天,海底撈全國門店共計接待顧客近53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65%,同比上周增長約80%。”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尤其是旅游熱帶動餐飲熱,‘五一’假期前三天,海底撈在新晉熱門旅游城市淄博接待人次同比增長4.7倍。”
除了淄博燒烤,長沙臭豆腐、潮汕生腌等特色餐飲也吸引了不少食客。“長沙有一半人都在‘五一’排隊”“‘五一’汕頭走到哪兒都得排隊”等話題引發網友討論。
和弘咨詢CEO文志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高熱到逐步降溫冷卻是事物發展必然規律,這之中如何利用好熱度,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特色餐飲產業尤為重要。
“‘五一’假期,餐飲恢復水平已經遠超過去三年同期的水平,甚至超過2019年。”在文志宏看來,二季度一般是餐飲業淡季,但今年“五一”期間餐飲市場持續復蘇為行業帶來利好。
“假日經濟對于餐飲市場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對于上市餐飲企業來說,“五一”假期的消費熱潮也有望提振二季度業績。餐飲企業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策略,適應市場變化,提高品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夠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文娛:
線下演出競爭激烈
“五一”假期線下音樂表演強勁復蘇。大麥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一”節假日期間,大麥開售的項目數超1500個,同比增長2.5倍,覆蓋了全國130多個城市和700多個場館,初步估計有超150萬觀眾走進現場。
傳統音樂節IP和新消費品牌加入后的新銳IP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成為今年音樂節市場的突出特征。4月份至5月份,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麥田音樂節等由專業音樂公司操手的傳統音樂節一票難求,受歡迎的還有蜜雪冰城的“冰淇淋音樂節”、元氣森林的“元氣森林音樂節”以及隅田川咖啡的“隅田川潮咖·新安江音樂節”。
事實上,傳統音樂節一直和消費品品牌關系緊密,但大多以聯合主辦方或冠名的身份出現。比如“2023年北京草莓音樂節”由燕京啤酒參與聯合主辦。濟南的“青島啤酒純生·齊魯天空麥田音樂節”由青島純生總冠名。但近來蜜雪冰城、元氣森林以及隅田川咖啡也開始獨立舉辦音樂節。元氣森林等公司還在大麥開通了官方音樂節社交賬號,大有將音樂節IP持續做下去的趨勢。
在線下音樂節越來越擁擠的同時,電影市場也迎來史上最擁擠的“五一”檔。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16時,2023年“五一”檔新片總票房(含預售)14.29億元。在上映的18部電影中,堪稱最擁擠“五一”檔。但僅3部電影票房破億元,分別為《長空之王》(5.28億元)《人生路不熟》(5.18億元)《這么多年》(2.11億元)。2019年電影數量低于今年的情況下,“五一”檔總票房為15.27億元,2021年“五一”檔總票房為16.74億元。
雖然最擁擠“五一”檔票房未破記錄,但仍有公司脫穎而出。官方信息介紹,《長空之王》出品發行方第一順位公司為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下稱亭東影業),《人生路不熟》出品方第一順位同樣為亭東影業。
一位文娛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亭東影業將成今年“五一”檔最大贏家。今年《長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雙領銜的格局,說明其影視生產能力已經成熟。不過,由于定檔電影數量眾多且類型豐富,導致前期業內預期提高,目前來看整體票房表現是不及預期的,但是從供給側的改善仍能看出來下半年的回暖趨勢。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一”檔電影市場有明顯回暖,期待接下來的暑期檔能夠延續今年春節檔、“五一”檔的檔期表現,繼續為全年市場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