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潔家電品牌云鯨發布新品“智能洗地機S1”,孰料就在發布之際卻被友商潑了冷水,同為清潔家電的追覓,其創始人俞浩在朋友圈發表言論稱,“我們三年前就淘汰不用的方案,為什么這個時點入局,還出一個這么落后的產品”,并配有一個掩面哭泣的表情。
【資料圖】
新品不“新”
盡管有關云鯨洗地機S1的宣傳中稱,該產品經過兩年深度研發,申請超過100項專利,甚至為研發該產品調研了1000戶家庭,但從時間上看,所謂的新品并不太“新”,相比同業姍姍來遲,洗地機如今已是各大品牌的標配,云鯨的新品又能獲得多少份額仍有待觀察。
具體來說,在2000元價位的洗地機中,就有追覓H12、美的X8、藍寶2.0等產品可供選擇,3000元價位中有添可2.0、石頭A10、米博V6等產品,4000元檔次則有追覓M13、添可3.0等。
實際上,云鯨真正的高光時期還要追溯到2019年,也就是該品牌成立的三年后,彼時云鯨推出的首款產品“小白鯨J1”頗受歡迎,2020年“雙11”期間,該產品在天貓生活家用電器榜上排名第一。
從產品條線上看,目前云鯨在售的商品主要是掃拖機器人、洗地機兩類,相比同業略顯單一,例如,石頭科技除了有以上類似產品外,還有吸塵器、洗烘一體機等產品,科沃斯則有擦窗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產品,此外“添可”也是其旗下品牌。
雖然如今的云鯨在清潔電器中依然排在前列,但相比已經上市的科沃斯、石頭科技仍有一定差距。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在掃地機器人領域,截至去年9月科沃斯市占率超40%,石頭科技略超20%,而云鯨只有約12.6%的份額。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如今清潔家電領域新品層出不窮,對品牌而言,既蘊藏著無限商機,也意味著不確定性與挑戰,隨著市場格局穩固,大概率只有一兩家企業能脫穎而出,頭部企業的優勢與技術壁壘明顯,相對落后的企業愈加難立足。
從數據上看也是如此,自2018年以來,國內掃地機器人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增速保持在40%左右,每年新增超過100家企業。有著騰訊、字節跳動等大企業“加持”的云鯨,如今尚未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紅海”中留給云鯨的空間還有多少,或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技術難題
除了市場競爭之外,清潔電器本身還伴隨著很大研發壓力,例如2022年,石頭科技研發費用達到4.89億元,同比上漲10.85%,科沃斯的研發費用更是上漲超過35%,達到7.44億元。專家稱,從技術上看,清潔機器人需要具備的能力不一而足,清潔能力、避障能力、導航能力、續航能力均不可或缺,這無疑推高了研發成本。
業內觀點指出,當前背景下,品牌在研發上“燒錢”乃必須之舉,任何一個技術細節照顧不到,其缺陷在實際使用中便會被無限放大,最終對品牌造成傷害。
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等平臺看到,不少用戶針對云鯨旗下產品發起投訴,問題也正是集中在產品質量上,例如5月6日有用戶稱,云鯨掃地機器人50天沒使用就無法開機了,客服方面則稱產品一個月不使用就會自動休眠,另外,客服還要求用戶承擔運費郵寄產品過去激活,該用戶寫到“沒聽過電子產品一個月不用就要付費維修的道理”。
另有用戶在5月8日投訴稱,云鯨旗下機器人使用才3個月就經常性找不到基站,清潔過程中停留在基站門口, App則顯示找不到基站,在客服指導后,該問題曾短暫解決,但用了幾天問題依舊。此外該用戶還稱,客服曾表示能幫助申請換貨,但每次都敷衍拖延時間。
觀察市場不難發現,如今的清潔電器雖仍處上升通道,增速已然趨緩,2022年,清潔電器全渠道零售額雖然同比增長4%,但零售量卻同比下滑14.5%,在技術上尚需“查漏補缺”的云鯨,如何應對愈發激烈的競爭,目前仍是問號。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