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和游客齊聚績溪縣,共同參與“2023績溪金山時雨茶文化節”,見證“金山時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暨區域公共品牌保護倡議發布。
這是績溪大力實施茶產業振興計劃,努力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一個縮影。
績溪縣森林覆蓋率達78.3%,是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近年來,該縣立足生態優勢,持續創新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路徑,促進“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實現保生態與促增收“雙贏”。
績溪縣以徽菜、茶葉、山核桃、油茶、石斑魚等山貨水產為重點,實施“南桃中竹北油”培育增值行動、特色養殖提質增長行動,高質量建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組織實施“十鄉百碗·千店萬廚”牽引工程,最大限度把生態環境優勢資源轉化為生態經濟優勢產業。
目前,該縣已建成總面積45萬畝的茶葉、油茶、筍竹、貢菊、山核桃、徽菜原料六大示范基地,成功創建國家級山核桃示范基地、國家蔬菜標準園基地和中國徽菜食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共計培育出國家級核桃示范基地2個、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2個、市級三大特色林業產業示范基地6個、市級以上產業特色村39個。該縣農產品注冊商標達292個、“三品一標”認證達24個,“金山時雨”茶、燕筍干、山核桃、績溪火腿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值得一提的是,徽菜原料基地已達2.7萬畝,徽菜全產業鏈初步實現“績溪臭鱖魚”“小黃牛肉”等特色菜式產品標準化、工業化生產加工,在全國21個省市建有100余個銷售網點。
績溪縣還大力培育經營主體,通過實施百億現代農林業產業培育工程,培育出省級林業龍頭企業20家、國家級農民林業經濟合作社1家、省級林業合作社示范社7家、省級示范家庭林場5家。同時打造林業產業示范園區,規劃面積2.47平方公里,入園企業42家,形成山核桃、茶葉、蜂產品、木材等林產品加工貿易及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集聚高質量發展園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名單。
為提升生態產品品牌價值,績溪縣積極對接滬蘇浙,開工建設占地2.8余萬平方米、總建設面積4.1萬平方米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2022年全縣綠色農產品網絡交易額達到14億元。
該縣還在全省率先開展林業金融改革,建立林權收儲中心,在宣城市率先開展“林下經濟信用圈”建設,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7億元,全縣林業產值達31.45億元。
·編后·
績溪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優勢,努力做強做優“山水土產”,著力將好風景、好風物轉化為“好錢景”、好產業。(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周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