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智庫·財經觀察|關注海南預制菜②:起跑稍慢 海南預制菜能否憑后勁奮起直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周靜泊
雖然,在預制菜市場火熱,C端迎來需求爆發期的2022年,海南企業做出了海藍廚房海南椰子雞這樣日銷售額達50萬元的“爆款”產品,但從全國范圍來看,海南仍沒有一個能“叫得響”的預制菜品牌。受制于物流基礎設施、運營成本、本地產業鏈不全等因素,海南的預制菜產業起步晚,不過,在自貿港政策紅利的加持下,海南預制菜企業或許能憑借后勁,跑好一場“耐力賽”。
(相關資料圖)
海藍廚房生產的海南椰子雞預制菜成為日銷售額達50萬元的“爆款”產品。受訪者供圖
起步稍慢 運營成本高冷鏈短板掣肘
在預制菜這一賽道上,相較于省外企業,海南企業“起跑”稍慢,且路途多阻礙。
在產業鏈不長,僅對農牧漁產品進行初級加工的時期,掌握了原料的海南本土企業,只需要圍繞農牧漁產品本身鉆研好養殖、加工即可。但預制菜產業鏈長,涉及諸多配套產業。在相關產業鏈并不齊全的海南,企業要邁出這一步,并不容易。
“研發第一款酸菜魚預制菜產品時,需要酸菜、調味醬包等配料,翔泰是做魚的,不具備這些配料的生產能力,就需要找供應商合作。為了做出地道的酸菜魚,我記得當時醬包是在廣州找的供應商,酸菜包在四川,外包裝在佛山,加工設備在山東。找到符合標準的供應商后,還要對產品進行反復打磨、調整,都得來回跑。”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延鵬說。
海南翔泰漁業的水產加工生產線。記者 鄭光平 攝
供應商分散在全國各地,產品生產車間在海南,這就意味著搭配的食材、物料都需要通過物流運抵海南,加工成為商品后,再運向市場,而海南的預制菜產品主要的市場,不在海南本地,一來一回,物流成本增加。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2022年,預制菜在海南省內的滲透率不足一成,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海南的預制菜產品主要市場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和出口外銷。
物流,是海南預制菜產業起步期的又一掣肘。
國內證券公司2022年發布的預制菜行業深度報告指出,預制菜與傳統料理包相比,保質期較短,對保鮮要求較高,需要在冷鏈條件下進行儲存和配送,且下游客戶較為零散,產品需求多樣,需要先進的倉儲物流體系及冷鏈運輸技術滿足來高頻率配送需求。完善冷鏈物流設施,才能為預制菜供應配送穩固基礎。
前些年,海南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物流成本也高。
據馬延鵬分析,先前海南本地冷鏈倉儲物流基礎設施薄弱,是因為島內市場小、需求少且零散。冷鏈倉儲物流設施前期建設投資大,在利潤空間不足的時候,物流企業投資的興趣自然不大。此外,貨物進出島需求存在不匹配、不對等的情況。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進出島的冷鏈物流運輸成本被拉高。
“島內人口少、市場小,進島貨源不多,同時,海南又有大量瓜果蔬菜需要運往省外,碰上瓜菜運輸旺季,運費立馬見漲?!瘪R延鵬告訴新海南客戶端記者,趕上瓜菜出島旺季,物流企業需要調配空車來瓊運貨,額外成本往往由貨主承擔。受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遇上瓊州海峽停航時,冷鏈運輸會產生插冷滯留等費用,也是一筆支出。
此外,海南預制菜行業缺乏統一標準規范,企業用工、用電成本偏高也是制約因素。
種種因素疊加,導致了如今海南預制菜產業相對小、散、弱的局面,能規?;a的企業數量較少,單有賣得火的“爆款”產品,尚無“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海南翔泰漁業研發的烤魚預制菜。記者 周靜泊 攝
補足短板 加密物流網絡吸引產業集聚
即便有些不利因素,但企業對海南預制菜產業未來的發展依然樂觀。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海南氣候利于作物生長,擁有豐富的熱帶作物、瓜菜水果資源,同時也是海洋大省,在水產品養殖上占據地利,在加工方面具備產業基礎,還有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名優畜禽品種,發展特色預制菜產業不愁好食材。二是因為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產業各項短板與不足正逐步補齊。
“海南在食材原材料上有優勢,比如水產品方面,羅非魚、金鯧魚和對蝦等養殖產業成熟、供應穩定,水資源環境條件好,品質佳,成本也占優勢。”馬延鵬說。
這些年,海南冷鏈倉儲物流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參與的經營主體也逐漸增多。
海南凍品云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商驅動、數智賦農的餐飲供應鏈企業,自成立伊始,就錨定了凍品行業。7年發展,凍品云的冷鏈網絡從海口一間鐵皮屋起步,逐步覆蓋全島每個市縣,如今,凍品云在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市已建設73個網點。此外,凍品云搭建的B2B凍品供應鏈+移動互聯網平臺,集中對接供需兩端,整合貨源,依托逐步織密的冷鏈物流網絡送達靶向交付,降本增效。
鮮活的羅非魚被送入工廠生產流水線。記者 鄭光平 攝
“凍品云是個渠道品牌,就像行業的路由器,一端連接鄉村振興,另一端連接百姓餐桌,用數字化把信號放大,匹配供求關系,確保農產品供應鏈及冷鏈流通保通保暢、穩價保供。”海南凍品云副總經理裴思源表示。
海南省委、省政府對預制菜產業發展高度重視,近年來相繼出臺《海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等文件,加快推進服務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
“現在,海南的物流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推進,包括空港、海港、物流園區等,吸引產業向樞紐集聚。”裴思源說。
日前,海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何瓊妹赴企業調研交流時表示,將盡快制定預制菜地方或行業標準,促進海南預制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抓緊制定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和規劃,制訂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扶持政策,并打造預制菜產業示范園,引導市場經營主體抱團發展,引進、培育更多預制菜龍頭企業,快速提升海南預制菜市場競爭優勢。
海南翔泰漁業成立了預制菜研發中心,進行新品研發工作。記者 周靜泊 攝
前景可期 自貿港政策帶來多項利好
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免關稅”“進口生產原輔料免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多項優勢政策逐步落地,向企業釋放利好信號。
“海南自貿港的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就是一大利好。比如受消費者青睞的鱈魚、魷魚、蝦等水產食材,從越南、泰國、印尼、厄瓜多爾等國進口關稅較高,但有了加工增值免關稅的政策,在海南經營的預制菜企業就能省下真金白銀。”馬延鵬說。
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鵬認為,隨著自貿港建設不斷推進,會為海南聚人流、引人氣,將本地市場的“蛋糕”做大后,進島貨流增加,企業的采購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我們看好海南自貿港以及落地的一系列政策在加工增值方向的逐步落地,也對預制菜這個熱點賽道抱有冷思考?!迸崴荚幢硎荆D献再Q港要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及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市場交匯點,在這一進程中,企業可以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各種國際貿易的優惠政策和利差,做好自貿港的生意。
南國智庫·財經觀察|關注海南預制菜①:火熱的預制菜市場,內藏海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致富密碼”?
在“宅家經濟”和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等多重影響下,過去主要面向B端市場的預制菜,近年來在C端高速發展,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
國內各地企業競相逐鹿,海南企業也不甘人后。2022年,來自海南的椰子文昌雞套餐登頂各大電商平臺的預制菜單品榜單,成為銷量冠軍。預制菜市場的火熱,為農牧漁產品帶去銷量的同時,也促使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海南農業高質量發展有了新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