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 正文
      重金“畫像”,張村河期待這樣的“國際范”
      來源: 2023-06-02 07:24:27

      重金“畫像”,張村河期待這樣的“國際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島面向國際征集最具創意、最能體現青島特色和嶗山形象又兼具落地實施性的張村河片區城市設計方案

      夏日生長,張村河畔傳來“拔節”之聲——

      安置區建設現場,建筑工人與時間賽跑,已于5月28日提前7個月完成片區內首批安置房項目樓座封頂;村莊征遷現場,枯桃社區已于5月27日啟動《搬遷補償協議》簽訂工作;產業項目現場,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整機和光學模組項目一期部分廠房已于3月31日提前6個月交付……

      怎樣的城市設計方案才能匹配未來的張村河?5月31日,《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公告》正式發布,面向國際征集最具創意、最能體現青島特色和嶗山形象又兼具落地實施性的城市設計方案。

      對標世界一流

      位于嶗山區的張村河片區,分布有12個城中村,總面積約28.5平方公里,是青島主城區規模最大的可成片更新改造區域。在主城發展空間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這里已然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

      圍繞該片區的改造煥新,早在2018年,市政府就批復過嶗山區編制的控規及城市設計方案。2022年以來,張村河片區全面啟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目前已啟動村莊征遷改造、快速路及立交建設、高壓線地下化改造等多項攻堅工程,區域發展一天一個樣。

      但伴隨張村河片區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要想真正把未來之城的理想照進現實,就必須在既有規劃基礎上,匯集更多智慧作好規劃設計,引入高水平專業化設計團隊,廣泛吸收相關各方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劃工作機制,切實提高片區規劃科學化水平。

      為此,青島不惜斥資近千萬元,吸引真正的世界級設計大師為張村河片區未來“畫像”。公告提出,將選取5家設計機構進入方案設計階段。評審結果公示后,提交有效設計成果的5家設計機構可按最終排名獲得相關費用。其中,第一名可獲得獎金人民幣300萬元,第二、三名可各獲得獎金人民幣200萬元,其他未獲前三名的兩家設計機構均可獲得獎金人民幣100萬元。

      嶗山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包含張村河片區統籌設計和張村河兩岸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其中,張村河片區統籌設計范圍,北至嶗山區與李滄區界,東至嶗山余脈,南至遼陽東路,西至海爾路-勁松五路,總面積約28.5平方公里;張村河兩岸重點區域城市設計范圍,西至海爾路-跨海大橋連接線,東至枯桃社區-嶗山余脈,總面積約7.6平方公里。

      未來值得期待

      根據公告,設計機構提交的城市設計方案,必須對標世界一流案例,為張村河片區融入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等先進理念,對片區目標定位、產業發展、功能布局、風貌景觀、支撐體系等方面加以整體謀劃提升,令整個片區更具“國際范”。

      那么,張村河片區所期待的“國際范”究竟將是什么樣子?評審結果公示之前,答案尚未可知。但通過公告中對設計機構提出的部分目標要求,或可看出端倪。

      公告明確,要運用場景化設計方法和先進技術,打造類型多樣、功能多元、富有未來感的城市空間場景體系,形成兼具國際品質與地方特色的未來城區新標桿。這就要求設計機構根據未來人口規模合理布局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更好滿足群眾需求和區域未來發展需要。

      既有規劃在片區內的布局仍值得借鑒,比如醫療配套資源。

      “這里正變得更好,我們恰是見證者!”在張村河南岸劉家下莊社區生活了50多年的畢兆紅,幾乎每天都會來到社區安置區項目建設現場,望著這片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熱土,眼中滿是期待。尤令畢兆紅欣喜的是,距其“新家”約1500米處,此前規劃的國內一流現代化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島醫院,目前正加速建設,幾乎將與安置房同步交付。“我和老母親年齡都大了,還有什么比得上這樣一所建在家門口的三甲醫院呢?”畢兆紅笑道。

      張村河片區地處嶗山西麓,東、南、北三面臨山,中部河流自東向西入海,具有濱水臨山的生態優勢。如何進一步將該優勢放大,提高片區宜居宜業宜游水平,同樣是下一步的主要發力方向。

      公告要求,設計機構應突出生態導向,將一河兩岸重點區域打造成為適合市民活動休閑、城市產業創新發展的活力中心,以線帶面,促進“山、河、城”相融共生。要發揮張村河濱水臨山的生態優勢,構建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整體、連續、開放、人性化的多層級公共空間系統;要識別重點區域空間特征,明確廣場、公園綠地、視覺廊道等重要開放空間范圍、類型和界面形式,對重要公共空間的形態與空間利用提出具有創意的設計思路;還要結合公共空間,組織慢行體系,重點處理好濱河與重要公建的公共空間關系和游覽路線,建立以人為本、多元化、高可達性的綠色網絡。

      可以想見,伴隨圍繞張村河片區的城市設計方案成型,一座地處青島東部的生態之城、希望之城、未來之城將加速崛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通訊員 臧歆)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