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 正文
      張碧晨說出了觀眾難以言表的心里話,《天賜的聲音》徹底被打臉
      來源: 2023-06-04 14:35:52

      如果要說起這兩年的綜藝節目,那真的是五花八門,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會做成綜藝播出來。


      (相關資料圖)

      當然,種類雖然繁多,但是爆火的大領域也就是那么幾個,比如搞笑綜藝、音綜、戀綜,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

      在這些類型當中,我覺得音綜是最穩定的,很容易做成“綜N代”。

      從七八十年代的港臺音樂到現在大陸音樂的流行,每年每月甚至是每天都會有很多新歌被創作出來。

      那些沒有什么名氣的新人咱就不說了,只說有流量或者是有實力的歌手,每年都會唱很多的歌。

      歌手確實非常多,但聽眾更多。

      說白了,人只要是活著就沒有不聽音樂的。

      即便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爺爺奶奶輩,他們還會聽紅歌或者是聽戲曲。

      人不可能每天都是說話的頻率,就算是隨便哼出一個旋律,那都可以稱之為音樂。

      換句話說,沒有人是純粹不喜歡音樂的,只能說大家喜歡的類型不同罷了。

      喜歡聽歌的人群越多,音綜就越好做,因為只要請到觀眾喜歡的歌手就成功一半了。

      如果要是請到好歌手之后再選到一些觀眾喜歡聽的歌曲,那節目立馬就能成為爆款。

      相比之下,那些節目賽制和玩法其實是非常次要的,設計好了可以加分,就算設計不好也不會太拉垮。

      在眾多音綜百花齊放的年代,有一款音綜還是比較特殊的。

      這檔綜藝節目除了嘉賓和選曲之外,還有一個聲音鑒賞團。

      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這檔綜藝就是《天賜的聲音》。

      從開播到現在已經四季了,在這四年時間里,聲音鑒賞團真的是為節目制造出過太多的話題和熱度。

      尤其是之前的丁太升和現在的梁源,真的是靠一己之力撐起了整檔綜藝的話題度,也讓《天賜的聲音》可以在音綜圈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實“聲音鑒賞團”這種玩法在很多檔音綜里也都玩過,但只有《天賜的聲音》玩成功了。

      比如之前的《披哥》中有專業的點評團隊,而且手握高分可以扭轉局面,結果被觀眾吐槽不公平,無奈只能取消這個玩法。

      比如《追哥》有專業的樂評團隊,但節目的熱度并不是太高,而且樂評團隊并沒有發揮什么作用。

      《中國好聲音》也有專業的樂評團,而且在比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他們只有投票權沒有話語權,存在感也沒有太強。

      只有《天賜的聲音》是真的把聲音鑒賞團這一塊玩透了,頂著各種吐槽的聲音堅持這一玩法,最終的收獲可以說是相當大的。

      毫不夸張地說,要是沒有聲音鑒賞團的話,《天賜的聲音》還真不一定能走到第四季。

      在最新播出的第四季節目中,節目一開播就因為梁源和小鬼的互懟而沖上熱搜。

      在熱度還沒有完全褪去的時候,小鬼和梁源再次互懟,這讓本季節目直接成為了爆款。

      當節目有了熱度之后一切就都好說了,在第二階段,小鬼直接退出了錄制,但節目的收視率卻依然持續走高。

      很顯然,小鬼成了節目的墊腳石。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在小鬼離開之后,梁源的態度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不僅不懟人了,而且見誰夸誰。

      一夜之間,聲音鑒賞團變得溫和了,這真的是讓觀眾有點無法適應啊!

      除了懟人之外,聲音鑒賞團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兩隊的歌曲唱完之后他們要合議出哪一首更好。

      經過兩隊的一一比拼,聲音鑒賞團最終選出的贏家將獲得當期的“推薦金曲”。

      不管是在樂壇的獎項中還是音綜里,都有“金曲”一說,這個榮譽還是非常高的。

      我覺得,在各種頒獎晚會上的“金曲”只需要唱得好歌寫得好就夠了,但音綜里的“金曲”應該要有更高的標準。

      因為音綜是用來看的,所以聽覺和視覺都應該作為關鍵因素去考量,而且同等重要。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節目中,汪蘇瀧和薛凱琪合作的《蔓延》獲得了本期的“推薦金曲”。

      那么問題來了,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來分析,這個結果真的是實至名歸的嗎?

      張碧晨說出了觀眾難以言表的心里話,《天賜的聲音》徹底被打臉。

      在汪蘇瀧和薛凱琪彩排的時候,張碧晨就提了這樣一個建議“你們倆親個腦門,就差那一下,怎么能背對背呢!”

      當薛凱琪說最后還要唱的時候,張碧晨直接說“唱完了再親”,緊接著張碧晨便親自示范親了一下張靚穎的腦門。

      實話實說,只是上音綜唱個歌而已,居然還要親額頭,這樣的提議對當事人來說自然是要慎重考慮的。

      汪蘇瀧表示考慮一下,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在正式演出的時候他并沒有采納張碧晨的建議。

      在正式表演的時候,汪蘇瀧只是親了一下自己的手背,這個操作雖然錯位看也挺甜,但還是差那么點意思。

      張靚穎吐槽完汪蘇瀧親自己手背之后便在現場說出了張碧晨之前的設計,張碧晨接話說“原來讓他親額頭的,因為我覺得就差最后那一下親,我就覺得看這樣的舞臺心里就很快樂,不知道為什么”。

      在說完這番話之后,張碧晨還試圖撮合汪蘇瀧和薛凱琪,她說“你們真的不考慮一下彼此嗎?因為你們真的好配,太有CP感了”。

      張碧晨帶頭嗑CP,這個操作讓汪蘇瀧和薛凱琪有點害羞又有點尷尬,但觀眾是真的看嗨了。

      不得不說,張碧晨真的是戳中了吃瓜群眾的心啊!

      實話實說,看完汪蘇瀧和薛凱琪合作的《蔓延》之后,相信很多觀眾都感覺到了甜蜜,但是總感覺缺點什么。

      那么,到底缺什么呢?我們普通觀眾有時候只能說看著少東西,但就是說不出來少了什么。

      換句話說,心里都懂,但就是不會表達,這就是普通觀眾。

      張碧晨這番話真的是說到觀眾心坎里去了,其實汪蘇瀧和薛凱琪這個舞臺就是缺了最后那一個親。

      如果要是有了那個親的話,這個舞臺在視覺上就更甜了,而且故事也更完整了。

      反之,現在汪蘇瀧這個親自己手背的操作非但不加分,反倒是給舞臺減了不少分。

      咱們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

      汪蘇瀧和薛凱琪這版《蔓延》是甜甜的情歌,那汪蘇瀧最后親自己手背算什么事呢?

      在視覺上,要是看成了錯位那還沒有什么問題,要是觀眾和張靚穎一樣,一眼看到汪蘇瀧親的是自己的手背,那這還甜嗎?

      這個操作非但不甜,反倒還給人一種表里不一的感覺,這個甜好像完全是被逼出來的。

      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來分析這期節目,我覺得因為汪蘇瀧的“”,不敢去做這件事,以至于《蔓延》在視覺效果上是應該減一些分的。

      相比之下,我覺得張碧晨和張靚穎合作的《二三四個字》是要更精彩的。

      不管是從視覺還是聽覺,更或者是嗅覺上,《二三四個字》都是天花板級別的。

      在視覺上,這個舞臺雖然只有燈光和煙霧,但是效果卻直接拉滿。

      尤其是最后一個鏡頭,張碧晨和張靚穎手牽手一起走,一起消失在光影之后,真的是太絕了。

      在聽覺上,張碧晨和張靚穎兩個人真的是無可挑剔的,這么難的改編居然能唱到零失誤,這真的不是一般人敢挑戰的。

      在嗅覺上,為了能大家有更好的觀感體驗,兩位還特意給大家準備了香薰,真的是太用心了。

      如果要說本期最好的一個舞臺,那我必須推薦張碧晨和張靚穎的《二三四個字》。

      當然,要是汪蘇瀧聽了張碧晨的建議,那《蔓延》贏得也算是實至名歸,但少了那一下的話,還真不如《二三四個字》,大家覺得呢?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