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 正文
      老人為繼承遺產上訴銀行,折射管理制度不完善-天天快消息
      來源: 2023-06-07 15:42:45


      (資料圖片)

      近日,哈爾濱市阿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2022年12月,孫某意外去世,孫某生前未婚無配偶也無子女,其父也于2021年去世,其唯一法定繼承人為79歲的母親趙某?,F在趙某沒任何收入,希望能用兒子留下的40多萬存款繼續生活,但銀行因無法辨別趙某是否系孫某唯一法定繼承人,拒絕了趙某的取款請求。趙某多次索要存款未果,故將銀行訴至法院。法院通過調查查明:趙某與孫某系母子關系,孫某生前無配偶無子女,其父也先于孫某去世,趙某為孫某的唯一法定繼承人。法院判決,銀行將孫某的定期存款41萬元及利息支付給趙某,協助趙某辦理了相關取款手續。(6月3日 九派新聞)

      老人痛失愛子,想要獲取遺產維系生活,此乃人之常情;銀行無法辨別老人是否為逝者的唯一法定繼承人,無法提供存款,此乃法之約束,雙方的做法都無可詬病。但老人只能通過法院判決實現自我訴求,不由得令人陷入思考,為何取自家的錢這么難?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遺產繼承可以遺囑方式繼承,以逝者第一意愿為先,也可以通過遺贈方式取得遺產;在無遺贈協議或遺囑的情況,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獲得遺產。但趙某的兒子孫某意外去世,在并無遺囑的情況下,作為儲蓄機構的銀行不具有調查和審判權,無法獲悉趙某是否為孫某的唯一繼承人。同時據我國相關規定,如果已故存款人在某一銀行(如工商銀行)有一個或多個賬戶,賬戶余額合計超過1萬元的上限(參考各銀行的小額標準),此時就不能直接提取存款,在提取前,應進行繼承公證或訴訟。在此情形下,79歲的趙某只能通過公證或者訴訟的方式獲取存款。

      財產公證過程中,需要繼承人到各個相關場所提供一系列合法證明材料,時間長、手續多,這對一位79歲的老人實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向具有絕對權威性的法院提起訴訟,似乎成為了最保險、最便捷的選擇。而銀行在獲取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后,也不必有其他后顧之憂,種種考量之下,最終雙方選擇了法院上訴這一最優解。

      但這一最優解的背后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是無可奈何的妥協。面對突發意外的死亡,無遺囑支撐的遺產繼承到底該如何進行?面對遺留的親屬財產,又該如何證明自身的繼承人身份?面對復雜的公證手續,該如何更好體現人文關懷,保障人民權益?一切的一切都顯現出相關遺產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在之前的《關于簡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相關事宜的通知》中,國家相關部門將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提取流程由原先“繼承公證+銀行審核”簡化為僅由銀行進行審查。這能夠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辦事效率,節省公證費用支出,使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未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公安部門、民政部門、公證機構等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聯網核查機制,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審查能力,彰顯人文關懷,保障存款安全和繼承人合法權益。(王甜葉)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