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 正文
      名師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目平實大眾化,要讀出材料背后的語氣態度
      來源: 2023-06-07 16:59:12

      名師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目平實大眾化,要讀出材料背后的語氣態度

      2023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新鮮出爐:一個人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嗎?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資料圖片)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點評:今年的考題有了新變化

      1、提倡思辨性是自2009年作文題談“鄭板橋書法”以來一個傳統,要求考生在兩個概念中進行比較分析。已經延續了十多年。今年的考題有了變化,要求直接對某一個問題發表看法。帶有哲學的思考,有這個變化是好事,我一直呼吁作文題必須不斷地變化才有生命力,哪怕是小小的變化,這樣才可以克服押題套題的弊病。

      2、這道題目的核心話題是“探索陌生世界”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

      還有幾個關鍵詞也要注意:“一個人”,關注的是個體層面;“樂意”是指在動機和態度上是積極主動的;“陌生世界”對“一個人”來說是他的知識經驗尚未到達的領域。

      所以,在審題時,要讀出材料表述背后的語氣與態度:“僅僅是因為”帶有明顯的引導與啟發意味,即指向“不僅僅是如此”,同時又肯定了“好奇心”確實是一個動機或條件。考生需要做的就是要肯定對陌生世界的探索是因為“好奇心”驅使,然后很快進入對其他原因的探討和闡述。

      好奇心,是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除了好奇心之外,還有什么?這是審題的關鍵。我以為,至少還要有責任感、同情心,恐懼感,抗挫力,乃至利益驅動……。在闡述好奇心是必要條件的基礎上,闡述其他條件中的一兩個、或三個,進行生動具體的介紹分析。

      3、建議立意方向:

      (1)首先要界定“陌生世界”的內涵(至少作者心里要有數):突破自己生活圈子(經驗)、打破常規思維方式(偏見)、跳出自我中心(破我執、“智障”)、認知所不及的領域,可以是物理空間,也可以是精神層面。可以在時間上指向現在或未來。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現實社會的。可以僅僅只對個人而言是“陌生”,對他人卻未必。

      (2)因此,除了好奇心外,責任心,同情心,利益驅動,恐懼心等等,都可以是“樂意”“探索”的原因之一。對人們苦難的同情,對現實需要的滿足,對“陌生”的不安,以及由此產生的希望恢復內心秩序之平衡的內在需求,或催生的對未知領域的征服渴望,或對出人意料的回報的心理等,都會使個人“樂意”探索。

      (3)還需考慮外界因素這個維度。“陌生世界”還有可能并非是主體自己首先、自覺發現的,是他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資本力量等因素推動、建構的結果。人類發展史上,“未來學”的產生是一種標志,它力求通過優勢話語來“塑造”“定義”“陌生世界”,從而“驅使”“鼓勵”人們去緊跟所謂時代潮流,以免被淘汰的命運。

      這樣,“樂意”的背后就具有外力和利益顯然的干預,從而使這種“樂意”的純粹性受到質疑。

      總之,這個題目比較平實,或者說比較大眾化。不難,很少會有人不理解,寫不出,不需要奇思妙想,不需要挖空心思談二者之間的關系,靠的是知識面的寬度,思想的深度,靠的是表達的清楚明白,有說服力,有文采。

      如果有同學對哲學感興趣,有哲理的思考,我想一定會得到閱卷官的青睞的。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點評:“遠行”是人生的本質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了他的遠行。“遠行”是人生的本質。

      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渴求著外面的世界,都有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潛意識。很大程度上說,思想就是人的“一路見聞”,文學就是人的“一路見聞”,科學就是人的“一路見聞”。或者說,思想、文學、科學,是人在遠行中,一路之上應接不暇的新鮮所賜,無窮的新鮮刺激出無窮的新思、新得。正是在這樣的“新鮮”獲得中,人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更完成了人的本質意義——不斷超越功利性人生,而獲得人生的詩性意義、審美意義,而最終完滿。

      人類幾千年之大者,都是這樣的杰出的“遠行”者!

      上海中學語文教師劉曉惠點評:命題平易親切

      今日天公作美,清涼宜人,考官也送上一道平易親切的命題,相信考生與試題相遇會盡顯優雅從容:在命題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種下思維的種子開出佳作的花。

      聚焦一個核心詞“陌生世界”,詞意簡單卻內涵豐富,這陌生世界是告別中學時代開啟新生活的萬千學子即將面對的求學、生活、人生新世界,這很容易觸發考生的思緒;再放眼開來,陌生世界可以是知識、規律、認知的陌生地帶,如近來興起的ChatGPT……可以是鐘揚種子的世界,袁隆平“天然雜交水稻“的世界,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世界,斜杠青年開拓的新認知視域……也可以是源自心靈的陌生世界,是心目中理想的圣地,是陶淵明的桃花源,是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中柯希莫離開老式家庭遠離地面生活的樹上世界,是黑塞筆下聰明英俊德學俱優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離開家庭,孤身一人踏上求道之旅、充滿艱難的世界,也是年過半百外賣騎手王計兵風雨騎行路開拓的詩歌世界,也可以是欣然脫下孔乙己長衫的青年即將面對的充滿種種不確定的世界……

      陌生的世界很大很大,我們樂于探索未知的荒野,努力了解世界的各種細節,來讓自己能更好的應對世界的挑戰,如此對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好奇心嗎”的回答也浮出水面,除了好奇還有如柯希莫叛離的勇氣、淳樸之性的回歸、正直良善的守望,如悉達多對自我之真理的追尋、對生命意義的叩問,如王計兵對平凡生活的擁抱熱愛,是脫下長衫的青年與自我與外在的和解,是破執的通達,是在陌生的世界找到一個心靈的出口,向外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人生。

      上海卷思辨的特點也在這道平易的命題中隱藏。陌生的對立面是熟悉,而一個人所樂意探索的陌生世界難道不能向內追尋,是熟悉世界的陌生地帶嗎?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序言中說:“熟知的東西之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東西,正因為它是熟知的。”原來熟悉也可以是陌生。我們熟視無睹的,我們標簽化自以為是的,我們熟悉的家人親朋,我們扎根生長的家園城市,我們司空見慣的世相百態,我們老師自以為耳熟能詳爛熟于胸的一篇篇課文一個個知識點,都值得我們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打量重新出發,這是對陌生世界的好奇,也是對熟悉世界的超越,也是生命探索之旅認知之旅的自我完善,有責任、有熱愛,是智慧、是胸懷,有生命的意義在其內。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