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發現沒?最近的蚊子越來越猖狂,它們在耳邊“嚶嚶耳語”,令我們夜不能寐;送出的“紅包”,讓我們苦不堪言。這不,福建人民一年一度夏日限定煩惱“人蚊大戰”如約而至!
今年的蚊子提早出沒,又大、又多、叮咬得又癢!成天臉上、胳膊、腿部大包小包像“中毒”,最可惡的是留下的包不僅又紅又癢,而且經久不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位福州的小伙伴,更是要被蚊子逼瘋,2天居然被咬32個包。
不得不說,這福建的“毒蚊子”數量是真多。尤其是這兩種蚊子,基本“承包”了日與夜。
所以這5類人更要注意↓↓
要注意的是,蚊子叮咬不僅會造成,人體皮膚表層紅腫、痛癢,還會傳播多種傳染病,是夏季健康的一大隱患。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防蚊更有效?
如果你在家
進門前先四處看看,看身上和周圍有沒有蚊子,拍拍衣服再進門。
隨手關好紗窗、紗門。
如果有出汗就及時洗澡,讓皮膚始終保持清爽。
睡覺的時候記得拉好蚊帳或用驅蚊產品。
如果你在外面
盡可能別讓皮膚暴露在外,穿淺色、長袖的衣褲,較為緊密的衣物面料最為理想。蚊子更容易被藍色、綠色、黑色等深色吸引。
傳播登革熱的蚊子多在白天活動,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旅游的游客,在戶外活動時,應盡量避免在雨季出入山林等有積水,不通風的地區。
遠離積水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外出時,可在皮膚或者衣物上使用驅蚊利器,如驅蚊劑,驅蚊劑中應含有“避蚊胺”成分。
道理都知道,但是最困惑的問題是如何選擇有效的驅蚊利器?
專家曾做過實驗測試發現,驅蚊手環、驅蚊手表、驅蚊貼、驅蚊扣、超聲波驅蚊器的驅蚊效果微乎其微,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真正起到驅蚊作用的是驅蚊液(或驅蚊霜,驅蚊乳)。
那么驅蚊液該如何選擇呢?
“一看”
看驅蚊產品的有效成分。國內常見的有效驅蚊成分有:避蚊胺、驅蚊酯、羥哌酯,所以,選擇驅蚊液要先看它的成分表是否含有避蚊胺等成分。
“二選”
1.選擇濃度。如果只是日常防止蚊蟲叮咬,選擇10%以下濃度的驅蚊液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是生活的區域暴發了登革等蚊媒傳染病,建議選用10%-30%的高濃度驅蚊液。
2.選擇有效保護時間。請根據自己需要保護時間的長短進行選擇。在使用驅蚊液期間,如果大量出汗或者用水清洗后,即使仍在保護時間內,也要及時補充噴涂。
“三用”
1.驅蚊液只在有皮膚暴露的部位使用,有衣物遮蓋的皮膚是不需要使用的。
2.使用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皮膚表面薄薄一層就可以了。
3.建議2個月以下嬰兒的不使用任何驅蚊液,嬰兒盡量用蚊帳、衣物來防蚊;不要對兒童的手使用驅避液,防止帶入口、眼、鼻等黏膜敏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