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提出“兩步走”目標,推動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
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3個及以上可靠性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形成100個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實施可靠性提升;到2030年,10類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一批可靠性公共服務機構和可靠性專業人才。
可靠性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可靠性理念得到進一步拓展,需要從安全、經濟、生態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考慮,是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可靠性。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我國制造業可靠性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而言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產業基礎存在諸多短板弱項。
意見提出8方面重點任務,其中聚焦機械、電子、汽車三個產業規模大、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重點行業實施可靠性“筑基”工程和可靠性“倍增”工程。“通過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可靠性,促進相關行業產品可靠性提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發揮行業基礎優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可以為其他行業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提升。記者王政、劉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