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3日,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發布2023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數據。
辦公物業方面,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深圳甲級寫字樓市場迎來持續高供應,4個新項目投入使用合計新增辦公面積45.7萬平方米,全市總存量升至770萬平方米。供應影響下全市整體空置率上行,年中深圳甲級寫字樓市場錄得24.5%的空置率,半年上升1.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集中供應也刺激需求的釋放,得益于新項目的預租釋放以及次新項目的持續去化,上半年全市累計凈吸納量達到22.9萬平方米,同比上升37.5%。
從租賃需求的行業構成來看,金融業和專業服務業是上半年深圳甲級寫字樓租賃需求的主力:金融業租賃成交面積占比達40.9%,專業服務業占比14.9%,多為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搬遷至品質更高的樓宇。細分板塊中,證券、保險、律所等傳統板塊占據主流,私人銀行、留學和簽證服務等表現也較活躍。
此外,前階段需求收縮明顯的行業出現恢復性增長,建筑和房地產業的搬遷類租賃帶動其占比回升至5.9%,文化娛樂業、教育培訓業在甲級寫字樓中的租賃需求同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恢復。而TMT、貿易零售、交通物流等行業今年上半年在甲級寫字樓的租賃面積有所下降,但在優質研發、乙級寫字樓等非甲級物業的租賃活躍度則相對較高。
受惠于生產生活秩序重歸正常及跨境人員流動恢復,外資企業在深圳甲級寫字樓的租賃活動也漸趨活躍。上半年的租賃成交中,按面積計外資企業占比達到26.3%,較去年全年水平顯著上升9.6個百分點。
商業方面,2023年前4月深圳市域級、區域級購物中心日均客流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長68.0%、46.8%,深圳商業市場客流逐漸恢復。上半年,深圳萬象城三期及深圳灣睿印開業,推升深圳優質商業市場存量至641.9萬平方米。全市優質商業的整體空置率在年中錄得9.0%,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商家對于物業市場的租賃需求仍處于企穩修復階段。
結合具體業態,深圳今年前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077.7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餐飲消費以20.1%的增速領先,反映在物業租賃需求上,新增的餐飲類門店占優質商業項目新開店數量的比重高達48.0%,且以外地來深擴張品牌為主。
大宗資產成交方面,上半年深圳全市大宗交易錄得150億元成交,相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未能承接去年下半年增長勢頭。戴德梁行華南區資本市場部主管及董事陳俊儒分析,從物業類型看,綜合體與辦公交易占整體交易85%,自用買家需求持續發力,其中,浙商銀行(601916)擬購置的深圳中洲濱海商業中心西塔第1—21層,為上半年深圳最大宗的自用成交;同時,長租公寓類交易逐漸活躍于市場,約占10%,其中,鐵獅門宣布與輝盛國際成立合資公司,收購深潤大廈的長租公寓部分,預計總投資約為人民幣7.17億,將打造為中高端長租公寓,是上半年最大宗的外資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