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連續第二日回流,今日全天凈買入約35億元。
今年上半年,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1833.24億元,較去年同期(717.99億元)增長155.33%。但進入下半年以來,北向資金保持凈賣出態勢,上周累計凈賣出超90億元,直至進入本周,北向資金連續兩日回流。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今日全天凈買入34.89億元,兩個交易日合計凈買入47.19億元。
就北向資金增持居前的個股來看,近7日,北向資金凈買入前十位的個股中,有6只屬于新能源車板塊。買入前五位,分別是比亞迪(9.2億元)、中興通訊(8.82億元)、寧德時代(7.91億元)、通威股份(4.68億元)、歌爾股份(4.26億元)。
(資料圖片)
凈賣出方面,近7日,北向資金率先減持銀行、釀酒、半導體。具體到個股來看,招商銀行(-11.95億元)、中國平安(-9.48億元)、貴州茅臺(-8.90億元)、滬電股份(-7.43億元)、中國中免(-5.90億元)為北向資金拋售居于前五位的個股。
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上周北向資金呈現凈流出態勢,但7月總體來說,外資會在全球新興市場框架內繼續增持中國股票。
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表示,北向資金下半年有望維持凈流入。展望下半年,經濟預期改善有望提振海外投資者信心,預計2023年北向資金可能凈流入2000億元至4000億元。
市場也有觀點認為,若北向資金買賣額度不大,不會影響到手持市值,邊際變化較小。“短期芝麻綠豆的買賣行為,屬于噪音。北向資金手持萬億股票,每個月只交易千億元影響不會很大。可以更關注重倉的個股變化。”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據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總值為3.49萬億。
調倉換股上車“新能源”
與上半年大幅增持電子行業不同,北向資金下半年把關注點“轉”向了新能源車。七月第二周,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突出,截至今日收盤,賽力斯、中通客車等漲停。
回顧上半年行情,新能源板塊(WI.884035)表現低迷,累計跌幅為12.96%。市場人士指出,下半年,新能源車企業有望邊際改善。
“上半年新能源車企表現低迷,隨著政策利好疊加、盈利邊際改善,下半年行業有望回暖。北向資金在5月已‘瞄準’過新能源車板塊,近期是在前期增持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一位外資銀行研究員告訴記者。
接受記者采訪的一名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等大量的補貼正在不斷推進,“這些推進不是短期的行為,是長期的情況”。
不過,有觀點認為,新能源車企的半年報會有分化表現。“等到中報出來后,新能源車企表現會出現分化,頭部企業的收入增速會出現明顯下降,利潤的增速不一定會出現太大的下滑;但二三線中小型的企業,盈利水平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前述私募基金經理稱。
近日披露的數據已表明,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在下半年開啟新一輪向上周期。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前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在回暖,市場占有率達28.3%。其中,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2.8%和35.2%,市場占有率達30.7%。
此前,多家車企交出6月成績單,表現超市場預期,其中,理想汽車實現月交付破3萬輛;比亞迪銷量超25萬輛,多家車企呈回暖趨勢。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