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東安縣全面推行“兩證+追溯”監管,推動農產品質量控制、網格監管、出園檢測、標識賦證、質量保險五個“全覆蓋”,以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進程。
在東安霞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雙孢菇車間,工人們正在采摘、分揀、稱重、裝袋、打包、裝箱,車間一派繁忙的景象。從霞棲銷往全國各地的每一籃雙孢菇都貼有專屬“身份證”二維碼,全鏈溯源,再現蘑菇培育、萌芽、施肥、生長、采摘全過程,消費者掃碼可直接獲取產品信息,確保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東安縣通過全程溯源管理,讓農產品有了“身份證”,信息可查詢,源頭可追溯,實現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智慧監管”,大大增強了消費者的認可度、信任度,提高了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東安霞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明山表示,”溯源“二維碼既拉近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也增加我們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譽度,消費者可以放心地消費我們的產品。
2023年以來,東安縣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共開具9268張合格證,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達11961噸,做到“一車一證或一批一證”;并出臺《東安縣關于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網格化監管實施方案》,全縣建設了15個鄉鎮大網格、304個村級網格、3176個組網格,構建起“縣+鄉(鎮)+村+組”四級全覆蓋網格監管體系,形成了“監管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監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