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王貝貝
進入8月淡季,新能源車又迎來一輪降價潮。極氪、零跑、哪吒、奇瑞、歐拉等十余個品牌推出降價、補貼等措施。
對此,“卷王”特斯拉選擇了跟進。特斯拉官宣,8月14日起,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31.39萬元調整為29.99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從36.39萬元調整為34.99萬元;8月14日到9月30日下訂Model 3后輪驅動版現車并完成交付,可享8000元保險補貼。
(資料圖片)
淡季跟降,新能源車價格漲跌風向標特斯拉意欲何為?特斯拉方面反復解釋稱,價格調整是其成本降低的結果。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降價也與特斯拉的市場壓力增大有關。
市場整體下滑,特斯拉也坐不住了?
8月14日,特斯拉中國官網上線了一項限時激勵活動——即日起至9月30日,下訂Model 3后輪驅動版現車并完成交付,且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相應車險,用戶可享8000元保險補貼。同日,Model Y長續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也迎來售價調整,調整后起售價分別為29.99萬元、34.99萬元。
同時,特斯拉針對S3XY全系車型的“贏得引薦獎勵”、“FSD限時轉移”等福利政策仍在持續,下訂Model 3現車及Model Y長續航及高性能版,也可同享上述福利。
作為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鯰魚”,特斯拉的降價,更是一次“跟風”。因為,進入8月份以來,不少新能源車企都在爭先恐后降價。
8月1日,上汽大眾宣布,8月1至31日期間,旗下9款SUV車型降價,最高綜合優惠6萬元,部分車型還可同時享受5年0利率、至高8000元置換本品或增購補貼等福利政策;同日,零跑汽車宣布對旗下C11純電和C01部分車型售價進行調整,最高下調2萬元;8月4日,長城歐拉宣布,2023款歐拉好貓/好貓GT木蘭版給出2.2萬元現金優惠;歐拉閃電貓3萬元現金優惠;8月11日,極氪官宣極氪001降價3萬-3.7萬元,其中極氪001 WE版本零售價從30萬元起降到了26.9萬元起……
除此,也有車企以推出新車或者補能端優惠的方式變相降價。例如,8月1日,蔚來宣布推出8月限時購車優惠政策,支付定金購買蔚來新車的用戶可獲贈30張換電體驗券,同時對家充樁價格進行調整,最高降幅2700元;8月3日理想汽車發布理想L9 Pro,全國統一零售價42.98萬元,相比L9 Max下調3萬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全年銷量壓力的逼近,或是新能源車企選擇大促的原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7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環比增長2.8%、銷量環比下降3.2%。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7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7.8%,同比上升3.4%。產量增加但銷量下降的情況下,新能源車想在淡季刺激銷量,降價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根據惠譽發布的《2023年汽車行業中期信用觀察》報告,2023年以來,動力電池核心材料碳酸鋰價格跌勢兇猛,為新能源汽車廠商“以價換量”贏得了一定空間。
成本降低,降價或將持續
事實上,“鯰魚”特斯拉年內價格夜已進行了多次調整 。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響新能源車降價“第一槍”:Model 3起售價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25.99萬元,均創下歷史最低價格,引發車市不小的震動。畢竟,特斯拉有降價的底氣,其利潤率是所有新能源汽車里最高的。
進入二季度,特斯拉也曾多次調漲售價。例如,今年4月,特斯拉Model 3、Y車型全線漲價2000元;5月,特斯拉中國再次宣布上調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全系車型售價1.9萬元。
而7月,特斯拉價格風向又轉向了降價。7月1日,特斯拉官網宣布,用戶購買全新Model S/X兩款車型現車,可享受3.5萬至4.5萬元不等的優惠福利;7月9日,特斯拉再次公布獎勵政策,包括引薦好友購買特斯拉,并于訂單有效期內提車,Model 3/Y訂單可享7000積分,Model S/X車型訂單可享48000積分等,相當于“變相降價”……
特斯拉未來價格走向,能否維持高利潤率,是投資者們一直以來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特斯拉2023年二季報業績說明會上,特斯拉方面指出,在成本方面特斯拉的考慮是綜合的,公司沒辦法控制方方面面,比如材料、人工、宏觀因素等方面。但是從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特斯拉稱公司已經非常可觀地降低了成本,“我們在成本控制方面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運輸成本,在內部,我們會考慮有哪些成本可以更好地管理。”談及原材料成本,特斯拉方面表示,現在原材料成本在不斷降低,這可能會對特斯拉的單位經濟效益有所改善。
特斯拉中國工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會檢測實時數據,每隔7天,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會收到一封郵件,里面包括全球所有工廠的生產狀況和訂單量,馬斯克會對比這些數據做出汽車售價方面的判斷。
馬斯克更是在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特斯拉還會繼續進行降價。他強調“我認為犧牲利潤率來生產更多汽車是有意義的。”在此前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甚至稱,從技術上講,特斯拉甚至可以“零利潤”出售其產品。
而對于特斯拉降價的背后邏輯,業內普遍認為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降價可以減少庫存,并應對激烈的競爭和經濟不確定性。而8月以來,十余個品牌推出降價、補貼等措施,面對這樣愈發激烈的競爭,特斯拉降價不足為奇;另一方面,特斯拉能夠持續降價,依托于成本的降低。特斯拉曾透露,下一代汽車將在生產流程、汽車設計、充電樁、供應鏈整合等方面進行優化。而采用下一代平臺的新車成本將會是Model 3和Model Y的一半。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也表示,“特斯拉價格調整的背后,涵蓋了無數工程創新,實質上是獨一無二的成本控制之極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車集成設計、產線設計、供應鏈管理、甚至以毫秒級優化機械臂協同路線……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堅持以成本定價。”
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斯拉Model 3處于新老更替周期中。此前有外媒報道,特斯拉新款Model 3將于今年9月量產交付,業內傳言稱預估售價將創新低,或低至20萬元。
壓力增大,市場競爭愈加殘酷
毫不夸張地說,如果特斯拉持續降價,國內車企或將不得不再次卷入到降價的競爭中。
上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16家汽車生產企業共同發布《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隨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聲明,刪除“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條款,并呼吁會員企業遵守反壟斷法 。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簽訂承諾書并不是搞價格壟斷、不允許企業降價。他指出,穩定的價格是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穩定的預期,而區域性的降價會對全國市場造成干擾,透支消費者的信任,反而帶來大面積的觀望情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新能源車的銷量正不斷向頭部集中。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銷量合計為384.7萬輛,同比增長55.8%,占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的85%,高于上年同期7.7個百分點。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中,與上年同期相比,理想和廣汽銷量增速較為明顯, 均超過一倍。上汽和東風銷量增速有所下降,其他企業呈不同程度增長。
平靜的水面下,實則暗流涌動。從終端表現看,特斯拉中國雖持續保持很高的市場熱度,但下半年的壓力依舊存在。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64,285輛,較6月的93,680輛環比下降31.39%。在零售數據方面,特斯拉中國7月銷量環比慘遭“腰斬”,僅為31,423輛,大幅下滑57.7%。
對比來看,與Model Y對標的小鵬G6,在今年6月底剛剛官宣上市,價格區間在20.99萬元-27.69萬元。此次Model Y官宣降價后,兩者的價格差距已不明顯,品牌間的銷量之爭可謂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