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糖葫蘆
編輯|t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8月,英國著名的天空電視臺在烏克蘭境內進行了一次民調采訪活動。雖然這次采訪活動看上去非常平常,但他們所問的問題幾乎觸動了每一個烏克蘭人最敏感的神經:你會如何評價現在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作為正在交戰的“敵國民眾”,人們普遍認為烏克蘭民眾對于俄羅斯總統根本不會有任何好感。甚至會拒絕回答任何關于普京發問題。
但烏克蘭民眾的表現卻呈現出了一種“兩極分化”的態勢。有人稱普京是“第二個希特勒”,有人則堅持認為普京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救世主”。
在英國天空電視臺刊登了這則采訪的消息之后,西方世界的各家媒體也紛紛對其進行了轉載報道。這些報道很快也在西方國家引起了不少討論。
幾乎所有人都在思考幾個問題:為什么烏克蘭和俄羅斯明明在交戰,烏克蘭人卻對普京這位敵國領袖心懷好感呢?這種復雜的情感背后又折射出烏克蘭人怎樣的心態和想法呢?
(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
接下來,就讓我們慢慢地道來。
來自西烏克蘭的仇與怨
今天的烏克蘭大體可以從地理上被分為東烏克蘭和西烏克蘭兩個地區。兩個地區的民眾由于所說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對俄羅斯和普京的情感也大不一樣。
西烏克蘭的民眾大多說烏克蘭語,從政治傾向上來看他們更加親近歐洲尤其是波蘭的政治勢力。
因為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建立,本質上與西邊的鄰居波蘭有著極深的關系。當年烏克蘭的國父赫梅利尼茨基本來是波蘭國王手下的一個哥薩克部落頭目,后來卻陰差陽錯的成為了烏克蘭的國父。
(正在游行的烏克蘭民眾)
赫梅利尼茨基本來是波蘭國王手下一名驍勇善戰的哥薩克軍官,后來因為波蘭國王對自家人的橫征暴斂,逼得赫梅利尼茨基帶著部眾揭竿而起。
雖然赫梅利尼茨基的崛起之路聽上去有點像是迫不得已的“英雄故事”,但這注定不是一場屬于普通烏克蘭百姓的勝利。
因為在烏克蘭建立的時候,赫梅利尼茨基為了抵抗住來自波蘭的進攻,選擇私下里與克里米亞汗國達成協議。
(“烏克蘭國父”赫梅利尼茨基)
根據這份協議,克里米亞韓國可以自由地擄走烏克蘭南部的大批人口,而后將他們販賣至鄰近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充當奴隸。
只要克里米亞汗國在軍事上對赫梅利尼茨基的政權表示支持,赫梅里尼吃雞和他身邊的高官們完全可以對普通百姓的死活一概不問。
因此,西烏克蘭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從一開始就并沒有跟烏克蘭人民站在同一戰線上。被后世的烏克蘭政客吹上天的“烏克蘭獨立時刻”也不過只是一場哥薩克貴族頭目的勝利。
(“克里米亞汗國”的地圖)
對于普通的烏克蘭百姓來說,無論是處在赫梅利尼茨基的統治之下,還是處在前波蘭國王的統治之下他們的生活都是同樣凄慘落魄的。
但赫梅利尼茨基在帶領烏克蘭實現真正的獨立之后,讓烏克蘭人逐漸催發了“民族主義”的情緒。
從赫梅利尼茨基帶領烏克蘭獨立以來西烏克蘭人就一直以“烏克蘭民族”而自居。他們根本看不上東邊那群說俄語的落后分子,甚至從心底里鄙視這群人。
(描繪“赫梅利尼茨基起義”的油畫)
其實,烏克蘭在歷史上也曾經1度被東邊的沙俄帝國所吞并,并且在沙俄帝國的統治之下足足生活了幾百年的時間。
后來,蘇聯繼承了沙皇俄國絕大多數的領地。蘇聯領導人為了促進烏克蘭的經濟發展,增強其區域競爭力特意下令將克里米亞半島完全劃歸烏克蘭的行政管理范圍。
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蘇聯時期的領導人對烏克蘭民眾并不算苛刻。有了克里米亞半島的烏克蘭在經濟上的確有了很大的改觀,成為了前蘇聯最大的產糧基地和軍工生產基地。
(描繪“赫梅利尼茨基起義”的油畫)
但是,西烏克蘭人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支持過納粹德國的侵略軍隊 一度被蘇聯高層打為了“敵對分子”。所以,西烏克蘭人與蘇聯政府之間的矛盾始終貫穿著往后幾十年的歷史時期。
今天的烏克蘭因為復雜的歷史原因而被分割成了烏克蘭語區和俄語區兩個較大的區域。兩個區域的民眾彼此互相排斥,甚至經常會爆發暴力沖突事件。
這種現象也被部分轉移到了如今烏克蘭的政治格局當中。每當烏克蘭要進行總統大選的時候,西烏克蘭人和東烏克蘭人就會為了總統的人選而吵得不可開交。
(描繪“烏克蘭游擊隊”的油畫)
西烏克蘭人認為,讓一個親俄的政客當上烏克蘭的總統這將有損于自己的利益。而東烏克蘭人則認為,烏克蘭在歷史上一直與俄羅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烏克蘭的未來也必須親俄。
在評價普京這件事情上,西烏克蘭的民眾大多接受了西方媒體所宣傳的那一套說辭。絕大多數的西烏克蘭人認為,普京是一個純粹的“劊子手”和“戰爭政客”。
他們認為,普京在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是一場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而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進行反擊的作戰是為了抵抗侵略,絕不是宣揚所謂的納粹主義。
(俄羅斯總統普京)
直到今天,西烏克蘭地區的仇俄情緒依然很重。在這里,大量前蘇聯時期的雕像被推倒或夷為平地。許多象征著蘇聯紅軍功勛與榮耀的紀念碑也被當地的民眾砸碎。西烏克蘭人從心底里根本不愿意承認過去那段被俄國人統治的歷史。
一些西烏克蘭人認為,普京派兵進入烏克蘭境內只不過是想完成自己當新沙皇的目標。畢竟,現在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一個偏向西烏克蘭人的政客。如果俄羅斯軍隊不打進來,興許西烏克蘭人能夠過得更好。
(烏克蘭戰爭中的軍隊)
但這只是絕大多數西烏克蘭人的看法,位于烏克蘭東部的民眾對于這場戰爭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不僅將俄羅斯所發動的這場特別軍事行動視為正義之戰,甚至還將普京當成了“救世主”。
那么,東烏克蘭地區的人民為什么會如此親近俄羅斯呢?這些生活在東烏克蘭的民眾又為何會對普京這樣一個俄羅斯政治強人產生如此強烈的好感呢?
(烏克蘭民眾)
來自東烏克蘭的血與淚
自烏克蘭從蘇聯的大家庭中獨立出來之后,烏克蘭的政權就長期被把持在親西方的政客手里。些政客大多來自于西烏克蘭地區,他們的執政方針和策略也會高度偏向于西烏克蘭人。
但是在歷史上,蘇聯領導人曾經在東烏克蘭地區建立了大量的工廠、礦場和農業生產基地。
即便是到了今天,東烏克蘭地區的足球隊也還有像“礦工隊”這樣名字中帶有極強地域特色的隊伍。蘇聯時期的產業布局,對如今烏克蘭社會的經濟發展影響有多深,由此可見一斑。
(位于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廠礦)
如今烏克蘭的選舉政治在東烏克蘭人看來是十分不公平的。明明說著俄語的東烏克蘭人貢獻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經濟利益和產品,但每當烏克蘭進行大選的時候,這些東烏克蘭的民眾都會被視作外人排斥在外。
到了2010年之后,烏克蘭政府甚至一度叫囂著要在東烏克蘭地區徹底取消俄語的主體語言地位,強迫當地的民眾和兒童只能說烏克蘭語。
更加令人感到恐怖的是,烏克蘭政府還派出了信仰新納粹主義的武裝力量在東烏克蘭地區對本地的居民進行有組織的屠殺。東烏克蘭的幾個州瞬間就變成了人間地獄。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民眾)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烏克蘭的人民只能選擇拿起武器來和這些劊子手對抗到底。因此,東烏克蘭地區才出現了幾個“獨立的共和國”。
如果能夠在西烏克蘭人的統治下和平安寧地生活下去,這些東烏克蘭的民眾大概率也不會走向今天這樣的道路。烏克蘭東部地區陷入持久的戰火當中,完全是烏克蘭政客們的責任。
出生西烏克蘭地區的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就曾經在他的演講當中毫無避諱地說道:“我們就是要這么做(指屠殺東烏克蘭人),當我們的孩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只能像臭蟲和老鼠一樣躲進地下室里茍且偷生!”
這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說出的話,反而像是某個無恥的流氓在獲得了權力之后所進行的一番炫耀般的叫囂。
自2014年烏克蘭政府開始有組織地對烏東地區的人民進行屠殺以來,大量的烏克蘭民眾被迫逃入俄羅斯境內尋求幫助。越來越多的東烏克蘭民眾涌入境內,普京也感到非常為難。
一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畢竟是彼此依賴的重要鄰國,當時的俄羅斯還并不打算在外交上與烏克蘭政府撕破臉。但另一方面,俄羅斯政府又不能對烏東地區俄語民眾的災難不管不顧。
(烏克蘭的“前總統”波羅申科)
思來想去之下,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是下令,讓俄羅斯官員盡可能多地接納來自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民眾。
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行為,還是招致了烏克蘭政府的強烈譴責和抗議。俄羅斯也立刻揭露了烏克蘭政府在東部地區實行種族滅絕和屠殺的暴行。
只不過,這些來自俄羅斯的聲明因為西方媒體的故意遮掩而沒有被更多的人知曉。絕大多數的西方人尤其是西烏克蘭人,依然生活在由媒體為他們精心編制的信息繭房當中。
(正在游行的烏克蘭軍人)
2019年4月,烏克蘭的現任總統澤連斯基上臺之后,開始極力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的這種行為一下子就觸怒了東邊的鄰居俄羅斯。
于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以實際行動來支持烏克蘭東部的民眾爭取獨立與自由。亮的俄羅斯軍事顧問進入烏東地區,無數的戰略資源和軍工產品也被運送到烏東地區抵抗組織的手中。
2022年2月,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國家杜馬的授權之下決定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這場軍事行動也就演變為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俄烏沖突。
(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
在各個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城鎮上,進入這些地方的俄羅斯軍隊紛紛拿出了蘇聯時期的紅旗。當地的一些老人們在看到這樣的景象時,不禁熱淚盈眶。
在他們被烏克蘭的納粹分子追殺了整整七年之后,普京終于派遣俄羅斯軍隊拿著蘇聯時期的紅旗來拯救他們了。對于他們來說,普京和俄羅斯軍隊是當之無愧的“救世主”。
在2023年8月的采訪當中,英國天空電視臺不僅走訪了西烏克蘭地區的民眾,還采訪了許多來自東烏克蘭地區的家庭。
(戰場上的烏克蘭裝甲部隊)
記者敏銳地發現,東烏克蘭地區的民眾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往往都非常支持。
因為根據普京的命令,俄羅斯軍隊來到東烏克蘭地區之后,不但與民秋毫無犯,甚至還幫助當地的烏克蘭民眾修建了很多基礎設施以便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
位于俄羅斯軍隊和普京作出的一系列決定,烏克蘭東部的民眾始終是非常感激的。一位來自烏克蘭東部的老婦人就在家中張貼了斯大林和普京的畫像。
(逃亡中的“烏克蘭東部難民”)
這位名叫葉蓮娜的老人出生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當年他曾經親眼目睹過蘇聯紅軍擊退納粹德國的感人情景,如今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又讓他回想起了幾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她堅信俄羅斯的軍隊是來拯救東烏克蘭人民的。東烏克蘭地區的民眾也絕不能再生活在恐怖與屠殺之下了。
但無論西烏克蘭和東烏克蘭的人民彼此對這場戰爭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有著什么看法,如今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確實真真切切地改變了每一個烏克蘭人的生活。
那么,面對未來的國際政治格局烏克蘭戰爭究竟會何去何從呢?烏克蘭人民生活有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呢?
(滿目瘡痍的烏克蘭戰場)
民族的悲劇與哀傷
其實,包括澤連斯基在內的烏克蘭政府高層官員都心知肚明。烏克蘭軍隊絕對不可能是俄羅斯人的對手。烏克蘭也不該做出任何刺激俄羅斯的動作。
但作為一個由美國人扶持起來的傀儡,澤連斯基除了出賣烏克蘭民的利益為自己謀求榮華富貴之外也幾乎不能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了。
如今的烏克蘭政府已經徹底淪為了一個“買辦政府”。他們所作出的一切決策,都不是為了烏克蘭人民而著想,只是為了迎合美國政客們的需求而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民眾反抗得更加激烈。烏克蘭政府還在繼續欺騙烏克蘭西部的民眾,將他們源源不斷地武裝起來,送往烏東地區的戰爭前線。
正如那句塞爾維亞的古老諺語所說:“戰爭就是政客貢獻武器,商人貢獻糧食,窮人貢獻孩子。”如今的烏克蘭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生機,變成了一片令人膽寒的修羅場。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已經累計有2190萬的烏克蘭人遠離故土,逃往他鄉。在戰爭爆發之前,烏克蘭的總人口4410萬人。
(逃亡中的烏克蘭難民)
也就是說,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已經有將近一半的烏克蘭人被迫逃離他們的家園。在這些烏克蘭人當中,有的人繼續住在豪華的別墅內,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有的人則只能夠露宿街頭,接受著飄忽不定的命運。
另外,根據今日俄羅斯等多家媒體的報道,烏克蘭的正規部隊已經在十幾個月的戰爭當中被消耗殆盡。烏克蘭政府只能夠從民間征召適齡的青年拿起槍支繼續投入戰斗。
截止2023年3月,烏克蘭政府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11輪征兵。他們的征兵對象也從最初的適齡男青年變成了如今的普通女性。
(烏克蘭軍隊中的“女兵”)
這意味著,烏克蘭在這場戰爭當中已經被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這場戰爭再進行下去,對于烏克蘭人民來說,只有無盡的傷害。烏克蘭已經根本沒有希望贏得這場戰爭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曾經有人嘲笑法國人是用一代青年人的生命作為代價來換得了自己的發展機會。但如今的烏克蘭人犧牲了整整一代年輕人,還準備犧牲更多的老幼婦孺,他們又獲得了什么呢?
與這場戰爭,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已經打得精疲力竭了。但截至目前,美國人依然沒有要讓烏克蘭人停手的意思,烏克蘭政府必須繼續欺騙民眾為了美國人的利益而犧牲。
(戰火中的烏克蘭東部城市)
當英國天空電視臺的記者們進入烏克蘭境內之后,所看到的全都是一張張麻木的面孔。雖然當這些烏克蘭人談論其眼下的這場戰爭時,他們的言語之間依然還帶著一些激烈的情緒,絕大多數的人們在回答完問題之后還必須得為第二天的溫飽而奔波。
在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下,沒有任何一個烏克蘭人能夠成為這場游戲的贏家。或許,當滿目瘡痍的烏克蘭逐漸從戰爭的陰霾當中恢復過來后,烏克蘭人才能懂得和平與團結點可貴。
其實,語言、種族和生活習慣并不是區分彼此的唯一標準。無論是東烏克蘭人還是西烏克蘭人,他們本質上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的普通人。
(逃亡路途中的“烏克蘭難民”)
既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就應該彼此團結在一起將腳下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與繁榮。無休無止的內斗無法帶來真正的和平,也根本不會讓任何一方的民眾走向幸福。
無論是普京還是澤連斯基,都無法給烏克蘭這個國家和民族帶來真正的幸福。烏克蘭人要想實現理想當中的美好生活,只能團結在一起,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目前的一切。
早在100多年前,世界工人運動的先驅們就為后人們留下過經典的至理名言:“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神仙和皇帝。”廣大的人民想要獲得解放,終究還是要依靠自己。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民眾)
歷史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總是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曲折與困難。雖然道路是無比曲折的,但世界和平與團結的理想卻是全人類共同的夙愿。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夙愿就會變成肉眼可見的現實。而在此之前,世界上的各個民族或許也能從越來越密切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當中感受到人類文明的真諦。
參考文獻:
Article by Vladimir Putin 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 President of Russian News
How do Ukrainians in Russia feel about the crisis? ALZEERA
Ukraine in maps: Tracking the war with Russia BBC News
Russia, Ukraine, and Poland: The End of a Tragic Triangle René Nyberg
Ukraine war latest: Russia launches first lunar spacecraft in 4.7 years in face of sanctions;UN "appallec by strike on hotel used by officials Sky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