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快速復蘇的2023年,山西汾酒(600809)再度延續了業績高增長態勢。
【資料圖】
8月24日晚,山西汾酒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0.11億元,同比增長23.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67億元,同比增長35%。營收、凈利潤水平保持較高增長。
作為清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制訂者之一,山西汾酒主要產品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竹葉青酒是著名的保健養生酒,在國內外享譽盛名。
2023年以來,山西汾酒積極踐行汾酒復興綱領、推動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緊抓終端建設維護,強化終端管理與拓展,優化經銷商隊伍,進一步提升市場管理水平,報告期內全國可控的終端數量達120萬家,渠道和終端的掌控能力進一步加強。
值得關注的是,青花汾酒持續引領增長勢能。山西汾酒堅持青花汾酒戰略的長期性不動搖,進一步做實營銷動作,做大銷售規模,做好群體培育,實現市場穩步突破,青花汾酒系列產品收入占比已達45%以上。該公司市場布局堅持聚焦大基地、華東、華南三大市場的策略不動搖,全方位、全要素統籌專項資源,激活內生動力,長江以南核心市場保持較快增長。
在原料采購方面,山西汾酒在山西、東北、內蒙、甘肅、河北等地擁有130余萬畝原糧種植基地,從原糧基地采購優質高粱、大麥、豌豆等釀酒原材料,確保了釀酒原料綠色健康。
在生產產品環節,山西汾酒以高粱、大麥、豌豆、水為原料,按照汾酒獨特的“地缸固態分離發酵、清蒸二次清”的釀造工藝,采用分級陶壇貯存。酒體經過分析、嘗評、勾調、貯存,包裝出廠。生產過程、產品檢驗、標識標簽、包裝、運輸、貯存等方面,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而在銷售產品環節,山西汾酒實行以廠方為主導、廠商共建的營銷模式,地區級、縣級經銷商為主體,輔以專賣店加盟、直銷、電商、新零售方式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同時,加快“智慧汾酒”數字化轉型工作。持續推進渠道管理業務、產供銷計劃協同、智慧稅務、營銷數字化等平臺建設,持續完善移動協同辦公、人力資源系統、ERP 系統、資金管理系統,提升數字化與業務融合,進一步加速汾酒數字化轉型進程。
報告期內,在品牌推廣方面,山西汾酒深化品牌價值研究,加快汾酒文化賦能,著力推進《牧童遙指杏花村》歌舞劇項目創排工作,推進汾酒老作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工作,促進汾酒文化、企業文化的成果轉化與創新。堅持“文化+品質”的品牌傳播理念,參展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品牌日等大型活動,全面釋放汾酒品牌勢能。錨定精準圈層營銷,堅持針對美食、書畫圈層的持續公關;堅持參與當地民俗、體育、文化營銷,提升汾酒品牌影響力。
同時,該公司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從精選原料原糧、優化釀酒工藝、增加新品儲備、提升標準體系等多方面開展科研項目,加速成果轉化,推動科研工作高效開展。前不久,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山西汾酒承辦了“169計劃——汾酒年份酒及陳年酒品鑒會暨‘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啟動會”,深入剖析陳年清香型白酒的風味特征,系統論證清香型白酒的貯存價值,對提升陳釀汾酒風味具有重要意義。
6月26日,啟動碳達峰行動,7月6日,召開綠色食品認證續展首次會議,促進汾酒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努力建成綠色工廠。7月26日,汾酒攜手全國主流媒體走進張北豌豆種植基地,繼續向全國媒體敞開“汾酒第一車間”,將汾酒的“匠心”真實、完整地傳遞給消費者,進一步為汾酒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
8月19日-21日,2023中國杏花村國際酒業博覽會在杏花村舉辦,期間中國酒業協會、山西汾酒聯合制定頒布了《中國酒業活態文化遺產團體標準》。山西汾酒將持續借力這一盛會,積極融入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建設的新發展格局,引領大清香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