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小龍蝦的殼是干的,但是水產及其加工食品都是易腐垃圾,所以應該歸屬于濕垃圾。”“喝水的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近日,合肥市青陽路社區轄區內活躍著一道靚麗的紅色風景線,原來是社區的紅色小管家隊伍組成的垃圾分類小分隊來到轄區各小區,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展開網格化管理,助力攻克“垃圾分類”難題。
“小區是我們自己的大家庭,我們作為黨員應該要帶頭守護,現在我作為紅色小管家,要帶動大家一起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共同維護小區環境。”謝阿姨是青陽路社區第一批紅色小管家,每到傍晚,她就來到小區的垃圾分類回收站點前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對分類不正確的居民進行耐心講解,幫助其進行正確分類。有一次,有位居民將一袋沒有分類的垃圾包扔下就跑,謝阿姨叫住對方耐心宣傳,并當場把袋里垃圾夾出來,準確分類投放。第二天,該居民提著分好類的垃圾,主動讓她檢查。
據悉,今年以來,青陽路社區以紅色小管家隊伍為切入口,聯合小區黨支部、退伍軍人志愿者,常態化對轄區內煙頭、垃圾亂丟棄、分類不到位等行為開展志愿服務,對居民垃圾分類知識普及進行上門宣講等,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識,做好居住環境的維護與美化。在紅色小管家的積極參與下,通過廣大居民共同努力,目前青陽路社區垃圾分類回收站共建成17座,居民參與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胡運婧 記者 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