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借”家長731萬元后玩“失蹤”?培訓老師因詐騙被警方抓獲_熱點評
      來源: 2023-05-15 17:16:14

      一男子利用培訓老師的身份騙取家長信任,以資金周轉、家人生病等理由,“借走”家長731萬元后,玩起了“失蹤”。近期,廣州天河警方偵破一宗詐騙案,以借錢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姜某被抓獲歸案。

      好心借款,家長陷入“連環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9日,事主李先生到天河區公安分局棠下派出所報案,稱自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孩子的培訓老師姜某以虛構事實的方式向其借款731萬元人民幣?,F已無法聯系姜某,懷疑被騙。

      據了解,2020年初,李先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培訓老師姜某,特意以高薪聘請他給孩子進行興趣項目培訓。在姜某的輔導下,李先生孩子的成績有了明顯進步。因此,李先生對姜某心生感激。

      “我遇到了麻煩,希望你考慮幫助我的同時替我保密。”2020年5月,姜某約李先生在餐館見面,稱自己現在經濟緊張,連房租都交不出來。知道李先生家庭條件好,不得已才向他開口借錢。

      考慮到孩子非常喜歡這位老師,而且自己對姜某也充滿信任,李先生沒有任何猶豫,馬上用微信轉賬5000元給姜某。

      然而,到了約定時間,姜某并未還錢?!百Y金實在是周轉不過來,你能再借我點嗎?等有錢了一定還你?!苯诚蚶钕壬拱渍f,待熬過這段困難時期,借的錢一并還他。姜某的“坦誠”,讓李先生動了惻隱之心。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姜某以借錢打官司、母親中風住院、前妻出交通事故死亡、自己患有重病要住院治療等理由,頻繁向李先生借錢。

      假借真騙,要還款時他“人間蒸發”

      姜某告訴李先生,其家中有件祖傳文物,專家估價超1000萬元,自己準備拿去拍賣。姜某把文物的照片發給了李先生,并稱賣出文物后,馬上就還錢。

      為進一步取得李先生的信任,姜某每次都會主動簽訂借款協議,承諾歸還本金并支付高利息。經李先生核實,姜某共計借款731萬元。

      今年初,李先生因資金周轉需要用錢,便詢問姜某何時可以還款。一開始,姜某還是以各種理由搪塞。不久后,姜某告訴李先生愿意將老家的房子抵押給他。

      李先生通過查詢,發現該房屋幾年前已經出售。李先生后經過核實才得知,姜某的前妻并沒有因為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姜某本人也沒患過重病。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李先生加緊向姜某催促還款。

      姜某還是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最后干脆拒接電話,玩起了“消失”。找不到姜某后,李先生向公安機關報案。

      大手大腳,借款已基本揮霍完

      棠下派出所接警后,會同分局刑警大隊成立專案組,開展了一系列偵查工作。

      辦案民警走訪調查了解姜某“借款”的去向,在確定其涉嫌詐騙后,及時固定轉賬記錄等重要證據。4月23日,正在某茶餐廳悠閑吃早餐的姜某被抓獲歸案。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姜某供認,其以有困難需要幫助為借口,編造謊言,使得李先生信以為真,借款給他用于揮霍。被抓獲時,姜某詐騙所得的731萬元,已被其用于吃喝玩樂、交朋友、日常生活開銷等,已基本揮霍完,賬戶內僅剩下2萬元。

      “我向來花錢都是大手大腳的?!睋彻┦?,他給李先生的孩子培訓,知道李先生家境好,出手大方,便想到找他借錢花。其借錢的理由,大多都是胡亂編出來的。

      目前,犯罪嫌疑人姜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守好錢袋子,警惕“借款型”詐騙。對于熟人的借款要求,應謹慎核實了解借款的真實意圖,不要輕易基于“情誼”“信任”就借出大額錢款,更不要輕信對方給予高額回報的虛假承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張丹羊 通訊員:婁敏、張毅濤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傳凌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