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近日,江蘇省政府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推進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優化科創金融供給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意見》,江蘇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制造業、“三農”等領域支持力度,促進更多信貸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突出金融供給側精準發力,加快建設制造強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制造業是支撐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新出臺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進一步加大銀行保險業支持制造業的力度、著力提高制造業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強化多元金融服務促進制造業競爭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諸多舉措。江蘇將穩步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此外,還將進一步完善“小微貸”“蘇科貸”“蘇信貸”等政銀合作產品……一系列扎實舉措將有助于完善金融支持制造業保障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發展質效,推動江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更高水平的制造強省。
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于全面推進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地方性中小商業銀行下沉服務網點,進一步向縣域和重點鄉鎮延伸,提高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鼓勵農村商業銀行圍繞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城市化趨勢,加大農業農村專屬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大力推廣“蘇農貸”“富農易貸”等產品。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激發農村金融發展活力,將進一步提升“三農”金融服務水平,推動農業現代化走在前,加快農業強省建設。?
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江蘇通過“蘇創融”等政銀金融產品,支持超1.96萬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融資795億元,有效緩解了科技企業融資難題,助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關于加強和優化科創金融供給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末,力爭科技類貸款余額在“十三五”基礎上實現翻一番,科技類貸款余額和新增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知識產權轉化,加大對重大科技創新及研發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支持交叉領域科技創新,提升金融服務現代農業、生態環境、綠色低碳、民生普惠等領域科技創新的效能。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金融支持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持續優化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環境,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將不再遙遠。
為充分發揮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重要作用,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我們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理念,積極調整信貸投向和信貸結構,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讓金融活水精準澆灌“三農”領域、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科創與金融“雙向賦能”,加大科創金融產品創新供給,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增添強勁動力。(張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