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產業深觀察丨無人駕駛駛入繁華街區 深圳發出首張“主駕無人”牌照
      來源: 2023-06-01 15:06:08

      編者按:

      2022年4月,北京率先發放無人化載人示范應用通知書,百度、小馬智行獲準在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向公眾提供“主駕無人、副駕有人”Robotaxi服務。今年4月,廣州首個遠程載客許可落地南沙,全車不再設安全員。如今,深圳終于迎來市級首張“主駕無人”牌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相關資料圖)

      傍晚時分的深圳街頭,下班、放學的人潮被仍未減退的38度熱浪推著走。行色匆匆之間,似乎沒人注意到方才駛過的一輛白色轎車,駕駛座上未見人影,方向盤卻兀自向左、向右打轉,50-60公里的時速也與周圍車輛無異。

      切換至后排乘客視角,兩塊實時路況顯示屏將行人、私家車、公交車、“雪糕筒”等以立體幾何形狀等比例呈現,紅綠燈、時速、路線規劃一目了然。

      科幻情節正成為生活一隅。5月29日,小馬智行獲頒首個深圳市級“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測試”許可。繼北京、廣州之后,“主駕位無安全員”終于在深圳落地。

      與其他城市不同,小馬智行Robotaxi并非出現在人煙稀少的偏僻路段,其測試路線覆蓋前海嘉里中心、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前海石公園等核心區域,人流、車流密集,道路場景變幻莫測。

      是否安全?車身配備的數枚固態激光雷達、補盲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使車輛擁有360度超200米的精準感知,可以靈敏地做出變道、避開路障、禮讓行人等駕駛決策。

      技術成熟的另一面,無人駕駛作為一項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新技術,被大眾廣泛接受與信任仍需時日。

      (小馬智行Robotaxi傳感器配置。受訪者供圖)

      首張“主駕無人”牌照終于到來

      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大致遵循從“主駕有人”到“主駕無人、副駕有人”,再到“前排無人、后排有人”,最后到“無人化車外遠程”的演進過程。

      “一個保留駕駛員的系統,100分的試卷只需要考80分,剩下的極端、邊緣場景可以由司機接管處理;而一個真正無人化的系統從一開始就要考100分。”

      小馬智行副總裁、廣深研發中心負責人莫璐怡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自動駕駛的最終形態是全無人化,而是否配置安全員能夠反映出自動駕駛系統的設計成熟度。由目前的駕駛員“兜底”轉變為自動駕駛系統“全權負責”,要求道路場景覆蓋更全面、算力算法達到更高水平。

      (主駕無人,安全員移至副駕。攝/陳思琦)

      近年來,百度、小馬智行等企業陸續顯出“考100分”的潛力。以搭載小馬智行第六代自動駕駛硬件系統的新一代Robotaxi車型為例,配置4個固態激光雷達、3個補盲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及11個攝像頭,禮讓行人、避開路障早已如“老司機”般行云流水。

      技術成熟有力助推政策開放。去年4月,北京率先發放無人化載人示范應用通知書,百度、小馬智行獲準在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向公眾提供“主駕無人、副駕有人”Robotaxi服務。

      去年11月,百度、小馬智行等再獲北京頒發的自動駕駛無人化第二階段測試許可,獲準開啟“前排無人,后排有人”道路測試。一個月后,兩家企業的20臺車輛又獲批在北京經開區20平方公里的限定路線和特定時段分批開展“車內無人、車外遠程”道路測試,標志著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整車無人化”在北京實現。

      今年4月,廣州向小馬智行頒發廣東省首個遠程載客測試許可,允許在南沙區開展全車不設安全員的Robotaxi服務。截至目前,小馬智行無人化測試里程超過100萬公里,付費出行訂單數近20萬單。

      深圳方面,“主駕無人”牌照雖姍姍來遲,立法保障卻成為國內城市首創,為后續的道路測試與商業化運營掃除了潛在的制度障礙。

      去年8月,全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確,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劃定的區域、路段行駛,可以不配備駕駛人。

      近日,首個深圳市級“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測試”許可終于面世。“我們在深圳用的是與北京、廣州相同的軟硬件系統,已經過充分驗證,在北京、廣州的成功經驗讓深圳監管部門對我們更有信心,最終頒出市級第一張‘主駕無人’牌照。”莫璐怡說。

      無人駕駛駛入核心城區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依賴于感知的輸入、計算模型以及道路場景數據,需要通過大量的道路測試來不斷訓練自動駕駛的場景遍歷性。如果僅允許在人煙稀少的城郊進行測試,數據質量必然無法達標,不利于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優化。

      北上廣深是業內公認的自動駕駛“第一梯隊”城市。這其中,深圳是唯一開放核心城區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與運營的城市。

      截至目前,深圳已發布三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里程約201.37公里,開放測試道路187條,覆蓋南山、福田、坪山、大鵬等行政區,測試開放區域、開放里程位居全國前列。

      具體來看,小馬智行Robotaxi測試路線覆蓋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石公園等核心地標;百度“蘿卜快跑”Robotaxi路線覆蓋深圳灣萬象城、保利文化廣場、人才公園等南山中心區地段;2022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期間,元戎啟行開放10輛Robotaxi試乘,路線覆蓋平安金融中心、COCO Park、會展中心等福田區繁華路段。

      (乘客可通過后排顯示屏觀察路況。攝/陳思琦)

      自動駕駛作為新興事物,技術走向完全成熟并得到大眾的普遍支持,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正如記者將體驗主駕無人Robotaxi的視頻發至微信朋友圈,不到5分鐘即收到“坐在后排是不是很害怕?”“無人駕駛會不會很危險?”等評論。

      “自動駕駛與醫療健康行業類似,均與民眾生命安全高度相關,人們自然會以更嚴謹的眼光審視。駕駛人就像醫生,自動駕駛系統就像越來越先進的診斷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深圳行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蔣煒向記者舉例,手術機器人若要落地使用,醫生與機器人背后的智能系統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自動駕駛汽車同理,消費者對技術建立信任需要時間,而信任一定建立在自動駕駛企業在駕駛體驗、安全性能等方面長期積累的口碑之上。

      深圳在前海等核心城區開展Robotaxi測試與運營,正是為市民提供感受自動駕駛智能性、安全性的機會,培養建立信心與信任。

      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均有業務布局的小馬智行,對深圳有清晰的定位。莫璐怡告訴記者,目前在前海的實踐已有效對接片區市民的出行需求,期待寶安國際機場等核心站點進一步開放,“屆時深圳將有更豐富的落地場景,成為國內一個很好的樣板,讓大家看到未來Robotaxi非常有意思的商業模式。”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