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天天熱資訊!長不高、易骨折、愛貧血……不注意這6件事,吃素就是傷身體!
      來源: 2023-06-02 01:35:31

      素食主義是現代較為流行的飲食方式,也是一種飲食文化,但不合理的素食卻會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危害身體健康,對兒童來說還會影響發育。

      這不,最近就有一個新聞在網上引發熱議:一位母親孕期吃素,寶寶出生的時候只有 4 斤 8 兩,屬于低出生體重了。寶寶 3 個月的時候就斷奶改喂小米粥,并且也是清淡飲食,素食為主。這也導致寶寶營養不良,身高比同齡平均身高矮 17 厘米。


      (相關資料圖)

      吃素并非不可行,但得合理規劃飲食。不然很可能會因缺乏某些營養素而造成營養不良甚至引發某些疾病。這篇文章我們就說說合理吃素的好處,以及不合理吃素可能會帶來的健康風險,以及對于吃素人群如何均衡營養。

      合理吃素的健康益處

      素食一直自帶“健康、養生”的光環,也因此成為了當下時髦的養生方式,一股“吃素風”逐漸興起,合理吃素的確對健康有很多益處。

      1.糖尿病患病率低

      素食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一種飲食方式,可攝入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抗氧化成分,飽和脂肪酸攝入普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更多。有研究表明:終生堅持素食可降低 35% 患糖尿病的風險;非素食者在采取素食飲食后,其患糖尿病的風險比非素食期降低 53%。

      2.冠心病風險較低

      哈佛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包含 20 萬名醫務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占比最高的人群和最低的人群相比,前者可以顯著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不過,如果吃的都是些不健康的食物,反而會增加冠心病風險。不太健康的食物比如:果汁、白面包、白米飯、華夫餅、炸薯條、含糖飲料、蛋糕、甜甜圈等。

      3.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素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膳食纖維攝入較為豐富,不僅增強飽腹感,還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有益菌的增殖,這對腸道健康十分有益。2015 年的一項涉及了近 8 萬人的研究,評估了素食飲食模式與結直腸癌發病率之間的關聯,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 7.3 年的隨訪。

      研究顯示:和非素食者相比,素食飲食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降低了 16%;蛋奶素食者降低了 18%;魚類素食者降低了 43%;半素食飲食者降低了 8%。

      4.血脂異常風險低

      吃素能降低體內甘油三酯、壞膽固醇的水平,可以降低高血脂疾病發生風險。

      5.控制體重

      與一般飲食人群相比,素食人群超重肥胖率更低,BMI比同齡同性別人會低 1~2kg/m^2。

      除此之外,還有研究顯示:素食人群的全因死亡率、缺血性心臟病、循環系統疾病和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均顯著低于非素食人群。[4]

      這么一看,素食對身體的益處還真不少呢,不過可別盲目加入素食大軍,如果吃得不合理會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進而誘發身體的一系列問題。

      不合理素食可能存在的問題

      1.長期吃素警惕骨折

      飲食中充足的鈣能增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和骨折。日常補鈣最推薦的就是牛奶,如果是純素食者,連牛奶都不喝,缺鈣風險就更高。并且,素食者普遍還會伴隨維生素D的缺乏,進而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

      一項發表于BMC Medicine的研究表明,與非素食者相比,純素食者有更高的總體骨折風險,且純素食者、魚素者和一般素食者都有更高的髖骨骨折風險。這可能與較低的BMI和可能較低的鈣和蛋白質攝入量有關。

      2.兒童吃素要警惕身高偏矮

      一項研究調查了近 200 名 5~10 歲兒童在不同飲食模式下的健康情況,結果顯示:與非素食飲食的兒童相比,素食飲食的兒童身高更矮,骨密度也更低。

      這可能與素食兒童飲食存在營養缺乏有關,并且植物中的植酸也會干擾鈣的吸收利用,影響骨骼的發育。

      所以,素食兒童想要長得更高并保證骨骼健康發育,就得更加注重均衡營養。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衛健委《0 歲~5 歲兒童睡眠衛生指南》

      教育部“睡眠令”明確要求小/初/高中學生睡眠時長應分別達到 10/9/8 個小時。

      在運動上,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兒童每天至少保證 1 小時的戶外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2~5歲男童生長曲線

      世界衛生組織2~5歲女童生長曲線

      6~18歲體格發育標準

      3.女性吃素要警惕貧血

      女性對鐵的需求量比男性高,男性鐵的推薦攝入量為 12 毫克/天,女性為 20 毫克/天。日常補鐵主要是通過動物性食物來滿足需求,因此在素食人群中,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較高,特別是女性。

      一項育齡女性素食模式與貧血的關聯性分析顯示:育齡期素食人群發生輕度貧血的危險性是非素食人群的 1.16 倍;發生中重度貧血的危險性是非素食人群的 1.536 倍。

      4.男性吃素警惕功能的減退和精子質量低下

      男性對鋅的需求量高于女性,女性鋅的推薦攝入量為 7.5 毫克/天,而男性則為 12.5 毫克/天。動物性食物是鋅的重要來源,素食男性可能會面臨缺鋅。

      鋅能促進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發育,還可能與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有關。鋅缺乏會影響激素睪酮和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的產生和分泌,導致男性性功能的減退,影響精子的形成和質量。

      另外,男性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也高于女性,如果長期不合理素食,蛋白質攝入不足,也可能會導致肌肉量較低。

      5.老年人吃素要警惕肌少癥

      65 歲以后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量會逐漸衰減,容易誘發肌少癥。預防肌少癥的關鍵營養就是蛋白質,動物性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吸收利用率高于植物蛋白,有利于延緩肌肉衰減的發生。而素食老人不吃肉,很可能增加肌少癥風險。

      如何合理吃素?

      整體來看,素食人群最容易缺乏的營養包括:蛋白質、鈣、鐵、鋅以及維生素 B12 和維生素D。吃素的同時,合理規劃膳食,保證營養均衡,非常重要。

      1.蛋白質

      蛋類、奶類、豆類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中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對促進肌肉合成、預防肌肉衰減很有益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素食人群每天吃夠 1 個蛋、300 克牛奶以及 50 克大豆對應的豆制品。

      50 克大豆大致相當于 275 克豆腐或 110 克豆腐絲或 130 克豆腐干。如果是全素食人群,建議每天再適當補充 10~20 克蛋白質粉。

      2.鈣

      飲食中充足的鈣是骨骼發育所需要的重要營養。奶類、豆制品、綠葉菜都要吃夠量,蔬菜每天吃 300~500 克,最好一半以上是深色蔬菜。對于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要先焯水,比如菠菜、莧菜、空心菜、茭白、冬筍、春筍等。

      3.鐵

      素食人群補鐵可以選擇鐵含量較為豐富的蔬菜,多多安排在餐桌上。

      與動物性食物中所含有的鐵相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鐵相對吸收率較差,不過,如果搭配維生素C則可以幫助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利用率。所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比如獼猴桃、冬棗、血橙、番石榴等,或者補充VC片。如果通過飲食不能有效改善貧血的話,也要及時選用鐵劑。

      4.鋅

      除了動物性食物之外,堅果、粗糧以及發酵豆制品也是鋅的良好來源,比如麩皮、黑米、松子、南瓜子、黑芝麻等,另外豆制品經過發酵后植酸被破壞,鋅的吸收利用率也會增加。

      5.維生素 B12

      這種營養容易被忽略,嚴重缺乏會引起神經纖維變性,出現精神不振、焦慮、健忘等癥狀,甚至還會造成貧血,所以維生素 B12 也叫營養神經的維生素。

      維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肉類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很少含有維生素 B12,對于素食者來說很容易缺乏。發酵性豆制品如豆豉、腐乳、納豆、海藻、菌菇中有一些。但是豆豉、腐乳一般含鹽量較高,納豆的味道很多人又接受不了,所以,靠飲食比較難補夠,建議吃補充劑。

      6.維生素D

      對于魚肉素人群,可以選擇富含維生素D的挪威青花魚,吃 100 克就能滿足日常需求。[9]對于全素食或蛋奶素人群,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D制劑 10 微克,相當于 400IU。

      總結:

      對于喜歡吃素或者有宗教信仰必須得吃素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均衡營養,必要的時候可以吃膳食營養補充劑。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梁渠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