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地評線】南海時評:科學應對“爛場雨”,打好“夏收”保衛戰
當前,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面積4300多萬畝,進度過一成,全國小麥產區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5月下旬以來,北方冬麥區出現大范圍持續降雨天氣過程,局地出現短時強降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部分地區發生“爛場雨”,導致局部麥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麥發芽霉變。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緊急通知,要求相關省份科學應對“爛場雨”天氣,搶時抓好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
奪取夏糧豐收,是實現糧食全年豐收的第一場硬仗。當前,主產區小麥陸續進入收獲期,是確保顆粒歸倉、奪取夏糧豐收的關鍵時期。要科學應對“爛場雨”天氣,最大限度保障夏糧搶收,堅決打好“夏收”保衛戰。
及時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盃€場雨”是小麥成熟收獲期間出現的大范圍連陰雨或暴雨天氣,“爛場雨”會導致小麥灌漿不充分、發芽霉變,降低品質,還會嚴重影響小麥收獲進度。準確及時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可以起到夏糧減損的作用。氣象部門要及時發布強降雨、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預警信息,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會商研判和部門聯動,因地制宜,迅速制定防范預案。要根據應對“爛場雨”的防范預案,迅速組織人員疏通排水溝渠,確保排水暢通,防止漬害,為天晴之后機械搶收創造條件、爭取時間。指導農村群眾合理安排勞力和農活,防患未然,先搶收河灣、低洼田塊等。
抓住天氣“窗口期”全力搶收。天氣造成的“窗口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不穩定,“窗口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小麥成熟期的特點是短促集中,農諺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收麥如救火”、“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抓住天氣“窗口期”全力搶收,尤為重要。要抓好農機調度,加強省市縣聯動,發揮農機合作社市場化協作機制,精準調度、精準對接,最大化發揮農機裝備效用。調動現有烘干設備,抓好濕糧烘干;充分利用文化廣場、學校操場、空置廠房、各類場所的房前屋后、平整房頂等開展晾曬,指導農民在田間地頭鋪設防水布進行晾曬,盡可能挖掘晾曬空間。組織專家指導組下沉一線,開展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服務。組織應急搶收服務隊,為全家無勞力、缺少勞動力等困難群眾提供應急搶收搶種服務。
全力做好小麥收儲。應對“爛場雨”天氣,全力做好小麥收儲,將糧食收回倉內,是保證糧食安全,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的需要。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開展收購,發揮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大收購力度。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引導農民有序售糧、企業均衡收糧。規范糧食收購行為,應收盡收。組織糧食收購企業根據發芽程度分類收購,防止出現賣難情況。對于不符合食用標準的糧食,組織設點收購,一方面確保不流入口糧市場,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
夏糧進入收獲期關鍵時期,遇到“爛場雨”天氣,更要主動作為,方能迎來豐收。要樹牢抗災奪豐收的思想,立足“搶”字當頭,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緊迫意識、責任意識,扎扎實實、環環緊扣做好各項防災減災工作,打好糧食安全風險防控的主動仗,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大國糧倉。(向秋)(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