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醫藥電商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2023醫藥電商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來源:百度百科 中研網 2023-06-08 15:03:14

      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前景投資怎么樣?


      【資料圖】

      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交換及提供相關服務的行為。隨著藥店行業在互聯網上的十余年探索,已從最初線下零售藥店到自開網店銷售,到加入各平臺線上售藥,再到醫藥企業主動開啟小程序自運營,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

      醫藥電商-湖南掌尚康多多醫藥有限公司聯合100多家品牌供應鏈藥企,共同發起全國首家醫藥代購電商平臺。公司通過云健康、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不斷融合行業優勢資源,為長期吃藥、藥價高值的重大疾病人群、慢病人群提供預定,減少中間環節,為消費者省錢、合理引導用藥習慣和健康管家服務。目前,“掌尚康多多”已經全面上線,藥品代購暫只包含國內藥品,品類較為齊全,通常在網上下單后,一周左右可以收到所需藥品。后續,小程序基于客戶需求,還將開發更多功能,為購藥者提供更多便利。

      醫藥電商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2023醫藥電商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實施,《辦法》對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臺責任履行、監督檢查措施及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

      互聯網處方藥新規的實施,意味著網售藥品的監管將更加嚴格,對整個互聯網醫藥電商的規范化管理及經營環境的凈化,有著明顯的督促和推動作用。

      第三方平臺作為“平臺管理者”在藥品網絡銷售活動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是實現藥品網絡銷售規范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但藥品網絡銷售具有虛擬性、跨地域性等特點,此前有媒體報道某些電商售藥平臺違規甚至違法銷售處方藥,有時連麻醉藥品、精神藥品也暗自銷售。因此前置性地防范風險、把緊監管的閘門顯得十分緊要。

      京東健康數據顯示,“雙11”期間,京東大藥房的100多個藥品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半數以上醫藥商家店鋪成交額同比增長100%,品牌成交榜前五名依次為同仁堂、阿斯利康、蔓迪、暉致、東阿阿膠。

      天貓健康數據顯示,“雙11”預售開場首小時,助聽器預售金額同比增長1400%,HPV疫苗預約的預售金額同比增長超600%,血糖用品、祛疤產品、制氧機、養生茶等品類也有三位數的增長。

      醫藥電商平臺眾多,按模式分,B2C類包括京東健康、阿里健康、1藥網、360好藥、好藥師、藥房網、方舟健客、泉源堂、國藥在線、健民醫藥等;O2O類包括叮當快藥、上藥云健康、餓了么買藥、美團買藥等;B2B類包括藥師幫、合縱藥易購、商康醫藥網、金利達藥品交易網、一塊醫藥等。

      天貓“雙11”店鋪銷售報告顯示,在醫藥電商領域,橄欖枝健康、可復美、愛康國賓位居銷售前三,進入前十名的品牌還有小仙燉、湯臣倍健、彩虹育兒、魚躍、瑞慈體檢、燕之屋、安視優隱形眼鏡等。在醫療器械類,可復美、魚躍、敷爾佳分列前三,三諾、歐姆龍、大悅、穩健、可孚醫療器械等緊隨其后。

      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截至2020年已達3.57萬億元。助力產業加速突破與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依托于多重利好政策引導,邁瑞醫療、華潤三九等一批深市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也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截止2023年5月26日,醫藥生物板塊PE估值為27倍,處于歷史低位水平,相對于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為144%。醫藥生物子板塊中,化學制藥、醫療服務、中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和醫藥商業的PE估值分別為31.5倍、30.2倍、29.7倍、24.8倍、23.3倍和17.7倍。

      醫藥電商是整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網售處方藥尚有巨大增長空間。目前醫藥市場的上萬億元藥品銷售額,其中85%來自處方藥,而這些處方藥銷售的主要渠道還是醫院和線下藥店。此外,疫情也為網售處方藥打開了新局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醫藥電商已經駛入快車道。

      目前醫藥電商經營范圍還以非處方藥為主,我國醫藥電商跨境融合將逐步推進,醫藥電商企業將憑借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獲得為全行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先發優勢,“處方藥+電子處方+醫保在線支付”的三方信息共享模式或將成為下一個藥品零售業務增長點。因為處方藥占據著整個醫藥電商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

      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將朝著醫藥零售新增量、處方外流、醫保支付接入、慢病全周期管理的趨勢發展。隨著新醫改、互聯網+、醫藥新零售等因素正深入影響醫藥行業,未來,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將繼續持續增長的趨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與預測,2027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約為7257億元。

      醫藥電商企業競爭格局

      從醫藥電商平臺使用率情況來看,2021年上半年,我國醫藥電商用戶使用率最高的平臺是阿里健康,使用率為46.8%,其次是美團和京東健康,使用率分別為38.3%和37.9%。此外,早期入局的叮當快藥、1藥網,使用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互聯網平臺入局醫藥電商,具有較大的資本、流量、物流優勢,加上一站式購物模式更加便宜,不少消費者也會偏向于在慣用的電商平臺或外賣平臺上購買醫藥產品。

      醫藥電商市場規模與發展空間

      醫藥電商購藥成為首選,醫藥電商B2B趁勢而起,實現高速增長,市場規模達到2072億元。資本熱度方面,傳統藥企企業積極擴大B2B版圖,新型企業加速沖擊二級市場,行業熱情提升,在政策與市場不斷完善的綜合作用下,中國醫藥電商B2B市場規模2025年預計達到3758億元,醫藥電商發展空間巨大。

      醫藥電商B2B位于醫藥流通產業鏈的中游,以數字化方式革新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聯系方式,節約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按照發起方的不同進行劃分,醫藥電商B2B可以分為政府主導的醫藥電商B2B、傳統藥批轉型B2B以及第三方醫藥電商B2B平臺,各模式市場特征與產品體系各不相同,同時以其數字化、便捷化服務共同助力醫藥流通的高效運轉。

      到2003 年醫藥電商交易額約可達年交易額的10%。國家信息產業部選擇了醫藥衛生電子商作為全國行業類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國家經貿醫藥司也已經批準在部分城市開展醫藥電子商務及醫藥電子交易的試點工作,電子商務在醫藥行業有了良好的開端。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醫藥電商行業圖表預覽

      圖表:中國醫藥電商所屬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圖表:中國醫藥電商所屬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圖表:中國醫藥電商所屬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全景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醫藥電商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

      醫藥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預測未來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行業的投資商機。醫藥電商行業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醫藥電商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更多醫藥電商市場調研消息,》。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