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焦點觀察: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祁鵬:打造全方位的珠寶行業服務平臺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23-06-12 14:26:14

      4月,深圳五大重點交易平臺推介會在杭州舉行,這也是深圳五大重點交易平臺向全國乃至全球推介邁出的第一站。而在6月12日,深圳五大重點交易平臺赴南京做進一步推介。


      (資料圖片)

      對此,近期證券時報記者走進深圳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以下簡稱綜貿平臺),對話平臺運營方——深圳珠寶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祁鵬,試圖破解深圳力推五大重點交易平臺的玄機,深圳如何在改革深水區再次破局?

      證券時報:公司打造綜貿平臺是基于哪些考量?深圳推出綜貿平臺有哪些優勢?

      祁鵬:目前國內珠寶玉石原材料的合規交易環節存在缺失,高稅率和不規范交易增加了企業成本。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珠寶玉石消費市場之一,在原材料定價和標準制定上缺乏國際話語權。深圳作為全國珠寶玉石產業中心,有責任通過綜貿平臺的建設,提升我們珠寶產業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競爭力。

      作為中國的重要珠寶生產和貿易中心,深圳已形成成熟的珠寶產業鏈,擁有豐富的珠寶企業資源和專業人才。地理位置上,深圳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方便進行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最重要的是,深圳政府及海關重視珠寶產業發展,為平臺的建設提供了許多支持。

      證券時報:打造這一平臺對進一步發揮市場的力量有哪些重要意義?對深圳的珠寶玉石行業有哪些促進作用?

      祁鵬:通過綜貿平臺的建設,可以有效實現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交易便利性,從而吸引全球的珠寶玉石資源,進而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綜貿平臺將力爭成為國際珠寶玉石交易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要素貿易服務平臺,提升深圳乃至中國珠寶玉石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助推深圳珠寶產業集聚地轉型升級發展,形成中國深圳珠寶玉石產業發展高地,深度參與國際珠寶玉石產業規則制定,使珠寶玉石產業成為推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重要助力。

      證券時報:目前平臺的建設情況是怎樣的?

      祁鵬:截至4月底,綜貿平臺已簽約入駐企業超過200家,召開近50次各品類珠寶玉石保稅展會,累計完成珠寶玉石產品進出口貨值近60億元人民幣,完稅進口額近3億元人民幣。

      2022年珍珠品類進口額占同期全國總量的62.7%,彩色寶石原材料進口額占同期全國總量的31.75%。已經實質性成為國內海水珍珠一級交易市場的龍頭,初步顯現了平臺的聚集發展效應。

      證券時報:公司在打造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上,具體有哪些規劃?

      祁鵬:未來,平臺將夯實基礎業務,通過提升現有業務效率,實現一站式通關便捷服務,同時不斷探索新的服務功能,打造一個全方位的珠寶行業服務平臺。

      此外,平臺一方面持續上鉆拓展供應鏈源頭供應商渠道,建立與全球優質珠寶原材料供應商的緊密聯系,保證供應鏈的穩定。一方面匯集中下游采購需求提高議價權,依托純國資背景,雄厚實力,深度整合珠寶產業“供”、“需”端資源,打造中國珠寶行業全產業供應鏈服務中心。

      證券時報: 在平臺打造過程中,公司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目前有哪些解決方案

      祁鵬:自平臺成立以來,每個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我們剛成立就經歷了嚴重影響線下展會活動開展的疫情封控時期,面臨了種種挑戰。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點是要建立和維持與全球優質供應商的緊密聯系,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我們不斷探索優化供應鏈管理,包括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預測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提高物流效率等。同時,也在加強我們的技術能力,以提高平臺的運行效率和交易安全性。

      證券時報: 深圳大力“引進和培育聯通世界的平臺”有哪些示范意義?對其他城市有哪些參考意義

      祁鵬:首先,通過我們的實踐可以看到平臺的建設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推動產業升級。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的特色,發展擅長的領域,以此吸引國內外的企業和資金。對其他城市來說,也可參考深圳的做法,開發和優化優勢產業,引進和培育符合城市產業布局的交易平臺。

      證券時報: 對于深圳進一步發揮交易平臺的作用,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您有哪些建議呢

      祁鵬:對于深圳,我認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策略是,繼續發揮其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角色,同時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一方面,深圳應該優化和完善交易平臺的功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入駐。另一方面,深圳應該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培養高新技術企業,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同時,我認為深圳還應該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促進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