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6月12日發表的年度報告表示,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截至2023年初,數個國家可用核武庫增長。報告不出意料點名中國,不過承認其他核武國家也持續進行核武庫現代化改造。中國軍事專家表示,該報告對中國核能力建設的估算并不靠譜。
美國正在研制新一代“哨兵”洲際導彈
這篇年度報告再次針對美俄中法英五國,加上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以及以色列四國的核武情況進行評估。需要注意的是,SIPRI的統計數據把全球核彈頭總庫存跟可使用的儲備區分開,總庫存包括將被拆除和淘汰的老舊核彈頭。
報告稱,9個核武國家的核彈頭總數從2022年初的12710枚,降至2023年初的12512枚。主要原因是美俄拆除了老舊核彈頭。不過,可使用的核彈頭達9576枚,比前一年多了86枚。報告聲稱,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國,核彈頭庫存從350枚增至410枚。
SIPRI所長丹·史密斯告訴法新社:“我們正在接近或可能已經達到全球核武器數量長期下降的終點。”過去30多年來全球核武數量穩定下降,主要是俄美在逐步拆除核彈頭。
雖然目前全球核彈頭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俄,加起來占了約九成,但不少西方專家還是將矛頭指向中國。SIPRI研究員克里斯滕森說,中國的核武庫在大幅擴張,“這種趨勢越來越不符合中國聲稱的目標,即只會擁有維持國家安全的最低限度核武”。“美國之音”網站直接以“研究:全球緊張局勢加劇之際 中國擴大核武庫”為題進行渲染。
對于部分外媒提到“中國大幅增加核彈頭數量”的說法,涉及中國的章節提到對中方核彈頭數量的估計依賴于關于中國核武庫的公開信息。報告還稱,由于中國從未公布自身核武庫的規模,報告中的許多評估都依賴于美國國防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報告”。根據美方相關報告的預測,到2035年,中國可能會部署大約1500枚核彈頭。
軍事專家宋忠平分析稱,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只是一個所謂的評估,缺乏應有的證據,對中國核能力建設的估算也并不靠譜。報告通過在網絡上搜羅一些觀點,就把它當成中國要提升核武器數量的根據。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美國和俄羅斯并沒有削減其核彈頭的數量,兩國處于戰備狀態和非戰備狀態的核彈頭加起來的數量還是分別都在五六千枚左右,也就是說美俄的核裁軍已經處于終止狀態。宋忠平認為,中國不會和美俄搞核軍備競賽,但會提質增量,確保對霸權國家有強大的威懾力量。中國不會用核武器威脅其他國家,但一定會用自身核武庫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確保自己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也有分析認為,從國際環境與地區局勢的發展趨勢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有核大國都在對自己的核武庫進行現代化改造與更新,這是大勢所趨,同時更新核武庫的規模并不只是數量增加,也有可能會隨著現代化改造與更新,實現對老舊型號的替代。西方智庫與研究報告一味渲染“中國核武庫增長”,并不客觀,而是預設了結論,然后用所謂客觀的算法與數據來推導出他們想要的“結論”,并試圖借著這些結論來倒逼中國坐在戰略武器削減的談判桌前。中國始終保持著非常克制的有限核威懾能力,努力在“夠用、好用”與“國民經濟可承受性”之間尋找一個動態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