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防汛防臺響應行動2.5小時內升至三級 目前汛情穩定-天天觀點
      來源:新民晚報 2023-06-18 13:24:33

      圖說:今天上午9時20分,市防汛指揮部將全市防汛防臺響應行動更新到了Ⅲ級


      (資料圖)

      入梅后的首個防汛防臺響應行動今天上午啟動——從四級響應行動升級至三級,只用了不到2.5小時。來自市防汛辦的信息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全市汛情穩定。

      圖說:大雨中蘇州河水上漲不多 新民晚報記者羅水元 攝

      2.5小時內升級防汛防臺響應級別

      “受梅雨帶影響,預計未來24小時內本市將出現一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今天早上6時52分,在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的同時,市防汛指揮部就決定同步啟動了全市防汛防臺Ⅳ級響應行動。 

      這次響應行動是上海今年繼5月27日、6月5日、6月10日后啟動的第四次全市防汛防臺響應行動,也是上海今年入梅后首次啟動的全市防汛防臺響應行動。

      與以往三次全市防汛防臺響應行動啟動一定時間便隨著上海中心氣象臺解除暴雨藍色預警信號而解除不一樣的是,9時20分,隨著上海中心氣象臺更新暴雨藍色預警為黃色預警信號,市防汛指揮部同步將全市防汛防臺Ⅳ級響應行動更新到了Ⅲ級。當時的氣象預報顯示,受梅雨帶影響,預計今天上午到明天白天本市將出現6小時累計降水量達8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

      圖說:蘇州河城市龍舟賽順利完賽 新民晚報記者張龍 攝

      中考考點提前預置隊伍搶排積水

      汛情面前無小事。尤其,今天還是全市中考第二天,并有“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暨第十九屆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等重要活動舉行。

      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介紹,全市啟動防汛防臺3級響應行動后,各級防汛部門加強了值班值守,安排了83輛移動泵車全部待命,3000余名排水量放水人員也在加強道路積水巡查。對于各個中考考點,市區排水部門更是提前預置隊伍,重點加強中考考場排水保障,隨時準備第一時間搶排積水。

      記者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暨第十九屆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現場發現,雖然雨一直在下,但蘇州河河水上漲不多,賽事依然順利舉行完畢。

      記者至截稿時,尚未從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獲得道路積水信息。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表示,全市汛情當時穩定可控,將繼續密切關注雨情汛情,按防汛防臺響應行動級別要求加強值守,隨時準備處置汛情。

      防御暴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外出

      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也發布了“暴雨天氣防御提示”,提醒市民從以下幾個方面重視汛情: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窖井等;

      ●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舊房屋或在低洼地勢住宅的居住人員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

      ●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舊房屋倒塌傷人。

      ●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

      ●駕駛員遇到路面或下立交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雨天汽車在低洼處、下立交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應立即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要認識今年防汛極端重要性

      據了解,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今年曾強調,要站在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高度,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角度,充分認識到做好今年防汛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線。

      近期,全市各區、各委辦局及電力等方面都在著力推進隱患排查與整治、預案演練、轉移避險、搶險救援等工作。

      就在6月16日,市防汛辦副主任、市水務局一級巡視員劉曉濤帶隊赴靜安、徐匯兩區開展防汛工作檢查時,又強調,既要嚴判風險、守住底線,按照“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工作目標,關注高空墜物、舊房坍塌、在建工地塔吊、深基坑、下立交等重點領域防汛風險,落實好各項管控措施;又要查找隱患、補齊短板,把隱患作為事故來對待,深入開展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建立問題清單,逐一銷項整改,并結合消除積水專項行動、排水清管專項行動、源頭治理行動等,解決突出問題,切實提升防汛排水能力。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