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守歲的由來春節守歲由來是相傳,古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來作祟。
2、兇猛無比的“年”生性嗜肉,從飛禽走獸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對象。
3、為了對付“年”,人們逐漸摸索出其生活規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會趁著夜色,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雞鳴破曉之時即返回山林中。
4、于是,人們把這一夜視為恐怖的“年關”,想出種種招數來對付“年”,比如守歲、燃放鞭炮、給孩子“壓祟錢”等,以驅鬼辟邪。
5、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提前吃完晚飯,熄火凈灶,把豬圈牛欄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熬夜守歲,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來。
6、守歲,漸漸成為人們過年春節守歲習俗。
7、拓展資料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8、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9、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