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9日電 (閆淑鑫 馬靜 實習生 趙薇)“這兩個產品價格最近漲得太‘恐怖’了,基本上所有小金屬連帶著一起漲價。”在談及小眾金屬鎵、鍺近期的市場行情時,某稀有金屬材料服務商工作人員羅軍(化名)如是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自8月1日起,金屬鎵(單質)、氧化鎵、氮化鎵等鎵相關物項,以及金屬鍺、磷鍺鋅、二氧化鍺等鍺相關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鎵、鍺市場報價隨即聞風上漲,幾乎“一天一個價”,資本市場也隨之“異動”。
“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作為重要的稀有金屬,鎵、鍺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其中,鎵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
據羅軍介紹,其所在稀有金屬材料服務商主要是做原材料以及簡單的初級加工。“之前只做國內市場,但最近有很多外貿供應商找我們拿貨,都想趕在8月1日前出貨。”羅軍說。
當被問到最近工廠是不是在加班加點趕工,羅軍直言,現在即便加班也沒有用,因為根本沒有貨賣。“我們現在已經給下長期訂單的出貨了,工廠只保留一個安全庫存的水平。對于國內的廠商來說,還是等到8月1日后再看吧。”羅軍稱。
成都一家鎵產品供應商負責人也提到,出口管制公告發布后,鎵、鍺價格的確上漲不少,并且現在的需求主要來自國外。
從事鎵、鍺廢料回收的殷先生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他身邊做外貨生意的朋友“電話都快被打爆了”,很多都是來詢單的。“這幾天國內生產金屬鍺錠的廠家都忙得不行,好多結算單,海外客戶都想盡快把產品生產出來。”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7月7日,6N高純鎵均價為2325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元/千克;7N高純鎵均價為2575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元/千克;鍺錠均價為9550元/千克,價格較前一交易日上漲50元/千克。
另據大宗商品市場信息供應商百川盈孚最新數據,整體來看,中國金屬鎵市場本周價格漲速較快,從周初1750-1800元/千克左右漲至目前的2000元/千克上方位置,上漲200-300元/千克左右。
鍺的市場供應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出口訂單大幅增加,市場報價已經突破萬元大關。數據顯示,7月7日,金屬鍺99.999%min出廠含稅價10000-10100元/千克,較前一日價格上漲400元/千克。拉長期限看,近一周鎵鍺相關品種近乎是“一天一個價”。
后期價格能否回落?
上海鋼聯稀貴金屬事業部小金屬部分析師王超向中新經緯表示,出口管制公告發布后,不免有國外企業聯系中國供應商盡快囤貨,或著手準備采購鎵、鍺的申請材料,這將提高中國國內企業對出口訂單的出貨意愿,短期或將出現鎵、鍺金屬的大量出口,漲價也是供貨商提高利潤之舉。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半導體晶圓制造商AXT公司通過官網發表聲明稱,其中國子公司將立即著手申請許可證,以繼續從中國出口鎵和鍺基板產品,努力將對客戶的任何潛在干擾降至最低。
不過,王超同時提到,出口管制正式實施后,兩種金屬出口管控將更加嚴格,相關鎵、鍺企業出口業務將會受限,出口量將會不同程度地減少。而受到中國國內供大于需影響,鎵、鍺價格或會有所回調。
以鍺為例,王超稱,近年來中國鍺產量相對穩定,但今年以來鍺價格持續走高,國內終端需求因高價謹慎采購,國內不少企業都靠國外訂單支持,出口管制實施后,或將導致中國鍺生產企業調整銷售計劃,但鍺價過高,國內并無大需求能消化國外訂單所減少的供應量,如若生產成本維持當前水平,鍺價繼續上漲的阻力很大,到時廠家或許會根據國內供需格局回調價格。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朱清則對中新經緯表示,短期內,鎵、鍺價格肯定會上漲,但從長期來看影響因素較多,較難判斷趨勢。
據朱清介紹,2005年以來,中國國產鎵價格經歷三輪大幅漲跌,如今處于近十年的高位。2017年至2022年,鍺錠價格長時間低于8000元/公斤,受原材料供應不足和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經歷了兩輪上漲。自上年第四季度起,鍺市場活躍度增加,鍺價格上漲,預計價格上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這些產品價格也將受影響
中國是鍺、鎵生產大國。
據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22年中國原生鎵產量約606噸,消費量約500噸,原生鎵產量占據全球90%;2021年全球金屬鍺產量178噸左右,中國金屬鍺產量125噸,全球占比達70.22%。
在鎵化合物中,砷化鎵為重要的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是目前生產量最大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之一,其主要被應用于LED、VECSEL、射頻器件、光伏器件,其中LED和射頻器件占據主要部分。氮化鎵(GaN)則以其寬禁帶屬性有望成為三代半導電體重要材料之一。
而金屬鍺通常被加工成區熔鍺錠、光纖級四氯化鍺、紅外鍺單晶、太陽能光伏用鍺襯底片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光纖、紅外、空間光伏、PET催化劑等多個高新技術和國防安全建設領域。
在王超看來,鎵、鍺產品價格上漲后,可能會影響到相應金屬產業鏈的終端產業產品,如紅外市場(紅外鏡頭、紅外鍺光學元件)、光纖市場(含鍺光纖)、太陽能電池用鍺單晶及晶片、半導體材料產業、光電器件、光學玻璃等的價格變化。
國金證券在近期研報中也提到,中國此次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對于中國市場而言,可能會帶來GaAs襯底外延、原材料等降價,而對海外市場而言,GaAs襯底、原材料可能會出現漲價且供應緊缺,對海外襯底廠商的壓力增大。
鎵、鍺的市場形勢變化也將為產業鏈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王超表示,長遠看,隨著5G、物聯網、國防信息化等應用市場興起,砷化鎵、氮化鎵半導體器件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屆時也能提振鎵市。
開源證券分析師李怡然認為,管制或導致國際半導體企業新增訂單交付周期拉長,預計2023第三季度消費電子及上游芯片或迎來新一輪漲價。國產半導體企業及通信設備企業國產替代窗口有望進一步延長,進而強化競爭優勢。
上市公司密集回應
在A股市場上,鍺鎵概念股并不多,主要包括中金嶺南、羅平鋅電、云南鍺業、光智科技、恒光股份、有研新材、宏達股份、馳宏鋅鍺、中國鋁業等。
在出口管制公告發布后,相關鍺鎵概念股連漲多日,多只個股觸及漲停,其中云南鍺業更是于7月4日至7月6日收獲三連板。
云南鍺業是一家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鍺行業上市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鍺系列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
5日晚,云南鍺業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及子公司主營產品中材料級鍺產品主要為區熔鍺錠、二氧化鍺,光伏級鍺產品主要為太陽能鍺晶片,紅外級鍺產品主要為紅外級鍺單晶(光學元件)、鍺鏡片、鏡頭、紅外熱像儀,光纖級鍺產品為光纖用四氯化鍺,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主要為砷化鎵晶片、磷化銦晶片。2022年年報顯示,云南鍺業出口銷售占比為22.56%。
“在涉及(管制)公告相關類別的產品時,公司及子公司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該公告的規定獲得許可后方可出口。”云南鍺業表示。
5日盤后,光智科技也發布公告稱,公司的二氧化鍺、四氯化鍺、區熔鍺等產品屬于本次被實施出口管制物項(統稱為兩用物項)。2022年公司上述兩用物項的海外銷售收入約為8273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8.84%。“公司暫時無法判斷上述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光智科技稱。
在互動平臺上,面對投資者們的提問,多家上市公司也公布了鎵、鍺存量。
其中,馳宏鋅鍺表示,2022年公司鍺產品含鍺55.86噸,公司目前擁有原生鍺產能60噸,市場份額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的二分之一。
恒光股份也披露,公司鍺產品的設計產能為2萬公斤/年,具體產量根據每年市場的需求及原材料的供應情況會有所波動。
據Wind數據,7日,鎵、鍺概念股在連漲多日后出現回調,相關指數本周累計漲幅逾17%。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閆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新經緯(jwview)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