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資料圖片)
撰文/灰灰
上半年,全國百貨商場有哪些門店關閉?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有11家百貨商場在今年上半年歇業(平和堂株洲店7月1日正式閉店),原因除了租約到期外,基本都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策略調整需求。
可以看到,這些商場基本都有一定的經營年限,無論是物業條件還是經營思路都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新消費時代的需求,最終只能被迫歇業調整。
北京昌平的永旺夢樂城是購物中心項目,至今已經運營了15年,是北京首家永旺夢樂城項目,如今隨著城市更新加快,項目撤出后將交由合生商業進行改造升級,打造北京超極合生匯二期。同樣交還業主方進行重新升級的還有新世界百貨燕郊店。
同時,表格中青島百盛中山路店系內部改造升級暫時歇業。據悉,將對百盛購物中心1-11層原有建筑外立面進行改造更新,結合歷史文化街區記憶元素,將外立面局部打開,增加通透性,為商業新功能提供載體,為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注入新活力。
大部分百貨商場在撤出后,原址將交還給業主方重新招租,或交由其他運營方管理。
此外,除了上述表中的商場,其他如經營了30年的太平洋百貨上海最后門店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關閉,這也意味著太平洋百貨將徹底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令人惋惜。
聯商網顧問厲玲表示,百貨總體還不太景氣,奢侈品百貨店還有增長,時尚用品百貨店相對艱難,太平洋百貨的退出一方面意味著老一代零售百貨店經營者退出市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有機會誕生新的繼任者。
不過,據《聯商網》統計的今年上半年百貨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看出,28家樣本企業中,有21家企業上半年的凈利潤錄得增長,包括百聯股份、歐亞集團、廣百股份、文峰股份、華聯股份、徐家匯等企業成功扭虧為盈,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百貨的韌性。
在經濟復蘇向好的大環境下,相信百貨通過調改升級、提升數字化能力、增強精細化經營效果、降本增效、聚焦核心商業價值等措施,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