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輿情 > 正文
      碩士生一作發Science!領域里程碑研究,可惜沒趕上申博士
      來源:騰訊網 2023-08-06 06:00:58

      8月4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柔性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團隊在國際學術雜志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Intrinsically elastic polymer ferroelectric by precise slight crosslinking”的研究文章(DOI:10.1126/science.adh2509)。研究開辟了全新的學科方向——彈性鐵電材料,并提出了一種鐵電材料的本征彈性化方法,即采用微交聯法使鐵電聚合物從線性結構轉變為網絡狀結構,通過精準調控交聯密度在實現彈性化的同時,降低結構改變對材料結晶性能的影響,開創性地同時將彈性與鐵電性賦予同一材料基于此創制了一種兼具彈性與鐵電性,且具有較好的耐機械疲勞和鐵電疲勞性能的彈性鐵電聚合物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寧波材料所和中科大納米學院合培生高亮,寧波材料所胡本林研究員和李潤偉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盧嘉錫國際合作團隊(GJTD-20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931011、52127803)、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ZJ-QJRC-2020-32)和浙江省尖兵領雁項目(2022C01032)等支持。

      通訊作者李潤偉(中)、胡本林(左)與第一作者高亮。


      (資料圖片)

      本領域里程碑研究!可惜沒趕上申博士

      據科學網報道,6月初,高亮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被Science編輯部接收了。作為2023年應屆碩士畢業生如果能再早一個月,她就不會因為沒發表過任何一篇論文,而錯過自己碩導胡本林研究員所在單位的博士招生

      高亮展示彈性鐵電材料

      目前她正以研究助理的角色,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柔性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繼續此前的研究課題。這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除了一條充滿點贊和道賀的朋友圈狀態外,高亮覺得暫時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沒什么影響。

      國際知名鐵電材料專家、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受邀在同期的Science期刊PERSPECTIVE專欄發表評論文章對成果進行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工作,開辟了“彈性鐵電”這一全新的學科,并展望了彈性鐵電材料可能的應用場景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科學》期刊審稿人評價稱,這項研究工作“絕對令人驚嘆,毫無疑問是本領域的一個里程碑。鑒于在彈性體和鐵電體兩個領域都有廣泛的吸引力,本工作毫無疑問值得發表,尤其是用了一個非同尋常且極其震撼的設計策略”。

      論文第一作者高亮介紹說,近年來,柔性可穿戴器件在便攜式移動電子設備和人體運動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作為制造柔性可穿戴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鐵電材料的彈性化也迫在眉睫,但是研究制備彈性化鐵電材料卻舉步維艱。這是因為鐵電材料的鐵電性來源于材料中的結晶部分,但晶體本身幾乎不具備彈性,拉伸率一般低于5%且沒有回彈能力,所以鐵電性和彈性對于鐵電材料而言很難兼顧,也讓眾多科研機構望而卻步。

      高亮稱,采用最新研發的方法,研究團隊通過精確控制交聯劑的用量,可以確保鐵電晶體能夠均勻地分布在交聯網絡中,使材料在交聯后也能保持較好的鐵電響應。這種彈性鐵電材料不僅具有很好的拉伸回彈性,而且具有極好的拉伸穩定性,可以承受數千次的反復拉伸而鐵電性依然保持穩定。它在受力后能夠恢復原狀,避免永久變形,從而大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并拓展使用范圍

      研究成果疫情期間曾支援一線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亮曾與同事李詩穎在寧波材料所官網撰文《沒有一個嚴冬不可逾越》寫道,這場疫情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人間的溫暖、大愛的無私、團結的力量,更讓我們體會到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全場景智能消殺機器人、無人機、防疫智能人臉測溫門禁、數字無接觸支付、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這些無一不展現著科技的力量。雖然無法前赴一線與疫情作斗爭,但我們所在的磁材實驗室研發出的柔性智能加熱器,被縫入了棉服,送到了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交警手中。凜冬中堅守在路面“疫”線的交警,寒風吹不散他們誓與疫情作斗爭的決心,加熱棉服猶如一件盔甲,雖幫不上大忙,但起碼可以為他們提供一點熱源、一些溫暖。

      文章寫道,或許是被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逆行者”所激勵,同學們非但未被疫情打亂陣腳,反而更加專注于科研。因為我們深知,讓我們身處疫情之中卻如此心安的,是那些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默默堅守的人,是那些傾其所能護我們周全的人。他們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我們又怎能虛度光陰?這場疫情,讓我們體會到眾人齊心的力量,我們不是局外人,現在不是,未來更不是。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科學網等,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用于學術分享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