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昆明市第七屆運動會(以下簡稱“市七運會”)在尋甸縣體育中心激情啟幕,共有19個代表團、64支代表隊參賽,是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市運會。
尋找心中夢想,“甸”燃運動激情。賽程中,運動員、裁判員及市民把快樂、自信、夢想盡情釋放、升華,賽場上下一張張洋溢著運動之美的笑臉,為此次市運會畫上圓滿的句號。
【資料圖】
貼心服務
讓參賽人員賓至如歸
后勤接待工作是每屆大型運動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樹立良好形象的窗口。為讓接待服務更加熱情、周到、精準,尋甸縣安排19名縣級領導牽頭、21家縣直部門具體負責,保障19個代表團團部在尋期間的后勤服務工作,安排29家縣直部門負責組委會及競委會、仲裁員、裁判員在尋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將120名后勤接待志愿者細分為餐飲組、住宿組、車輛組、會務組,深入酒店、餐廳等提供服務,并負責協調解決各代表團及裁判在比賽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各代表團能全身心投入比賽。
自籌備市七運會以來,尋甸縣在明晰整個賽事、每個環節的后勤保障服務內容后,制定印發《昆明市第七屆運動會尋甸縣后勤接待工作方案》,成立市七運會后勤接待組專班,抽調4名后勤接待工作經驗豐富的科級干部及12名工作人員實體化辦公,每日召開工作例會,以健全的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橫向協同、上下貫通。此外,尋甸縣全力補齊接待設施短板,排查全縣156家酒店、賓館、旅社,篩選出具備接待能力的酒店24家,采取“酒店定點推薦+自主選擇”兩輪方式,保障組委會、團部人員、裁判員、成年組運動員等參賽人員的住宿需求。
在日常交通方面,后勤接待組會同客運公司多次實地模擬,精準測算前往比賽場館、各住宿點的距離、發車頻次等,安排一對一車輛服務志愿者,提高通行保障效率,并采用“點對點+公交環線”雙重保障模式,每日統計各參賽運動員的用車需求,靈活調整用車計劃。
多方助力
保障賽事安全有序
清晨,尋甸縣涉會場館內一片繁忙景象,尋甸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指戰員早已在各場館進行執勤前準備工作。市七運會期間,尋甸消防充分調動所有執勤力量,嚴格要求提前1小時進駐各消防執勤點,認真對照執勤方案進行再熟悉,對消防車輛裝備進行再檢查,對核心地帶、周邊地區進行再巡查,確保無意外情況發生。
“從安保工作開展的第一天起,我們每個值班人員在這里實時監控,通過監控調取掌握市七運會涉會場館內部消防設施運行情況以及執勤點位人員車輛部署情況。”仁德消防救援站通信員許志剛說。在市七運會消防安保指揮部,通信人員認真逐一調試通信設備,確保監控時刻“看得見、聽得清、能圖傳”,同時對會場的電器設備、大型出入口、觀眾席等重點部位進行全程監控,實時掌握消防設施點位和疏散通道方位,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時刻關注執勤現場周圍的情況變動。除了固定消防安保執勤點外,尋甸消防還設置專門力量對核心區域、重點區域進行“貼身守護”,并派出機動巡邏組不間斷巡邏。
比賽的地方是運動員的賽場,對于志愿者而言,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都是“賽場”。市七運會期間,尋甸縣從各鄉鎮(街道)、縣直部門、學校等定向抽調干部職工以及招募部分青年志愿者共715人。
在比賽正式開始前,志愿者需統一接受專業崗前培訓,通過“理論+實操”、現場指導、實戰教學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培訓,并以開幕式、賽事服務和閉幕式為模塊,分門別類進行管理。“三大模塊分別有自己的精準分區,比如賽事服務就有場館服務、運動員村等5個分區,各分區以服務項目進行再分組,讓參會人員隨時隨地都能找到人、辦成事。”共青團尋甸縣委副書記馬景純說。
作為尋甸綠芽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市七運會上肯定少不了丁文濤的身影。他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多年,經驗豐富,在市七運會期間負責日常志愿服務安排部署以及人員調配。“家門口的運動盛會,出一份力是應該的。”丁文濤說。
黃欽威和方琴是華東理工大學研支團的成員,7月初就結束了在尋甸的支教生活。“在尋甸的支教生活很快樂,我們也想再為尋甸出點力。”于是,兩人選擇以志愿者的身份讓自己和尋甸的情感鏈接再久一點、再親密一點。
熱情專業
一封封感謝信紛至沓來
賽場內,參賽運動員一路過關斬將,不斷突破自我,贏得觀眾陣陣歡呼;賽場外,賽事服務保障人員精益求精,打造賽事“金牌服務”,獲得裁判員和各代表團(隊)的感謝信“點贊”。
“感謝學校、校領導及校內志愿者用心為此次比賽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謝謝各位的無私奉獻,向參賽者展現出尋甸風采,每一名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都是賽場上最亮麗的風景。”市七運會武術項目全體裁判員在給尋甸縣仁德一小的感謝信中如是說。
健身氣功比賽剛結束,裁判團也為競委會負責單位仁德三小送來感謝信:“作為一支專業的裁判隊伍,我們深知場館的高效運行對于比賽的成功舉辦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你們,為確保每一場比賽順利進行承擔了諸多職責:在場地布置方面,你們提供了專業的設施設備;在后勤保障方面,你們提供了安全、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確保裁判組和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享受到舒適的環境。你們還處理了許多細枝末節,為我們解決了瑣碎的困擾。你們的周到服務使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比賽本身,更好地履行裁判員職責。”
一封封來自裁判員和各代表團(隊)的感謝信,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真摯情感和濃濃的感謝之意,傳遞著他們對尋甸的喜愛、對尋甸之行的滿意。(昆明日報 記者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