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我踏上了前往歐洲的旅程,到那里去看望了六名歐洲踢球的中國女足球員。她們是中國女足留洋熱潮的代表,她們走出去的勇氣也在鼓舞著很多擁有著足球夢的姑娘。我試圖去了解她們在海外生活的一切快樂和艱難的故事,希望能夠把他們記錄下來。她們的留洋經歷并不能決定中國女足是否能夠因此而崛起,但至少她們的經歷,無論是好的、不好的,都將成為她們成長經歷的一部分,或許也會對未來走出去的姑娘有所幫助。
趙瑜潔日常訓練 張楠/攝
撰文/張楠
(資料圖片)
克厄距離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不到一小時車程,整個小鎮除了一個教堂,平淡的過于無趣。趙瑜潔就是在這樣的俱樂部開啟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
跟同齡的張琳艷、沈夢雨相比,趙瑜潔的名氣并沒有那么大。但和當年國少國青的隊友相比,她卻是最特別的一個。18歲,她依然選擇到美國邊讀書邊踢球,走出了跟其他女足球員都不一樣的道路。
趙瑜潔日常訓練 張楠/攝
學霸體質 讓她選擇邊讀書邊踢球
出生自上海的趙瑜潔從小就顯得很突出,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她就被上海普陀區著名的青訓教練錢惠看中,開始踢球。
啟蒙教練錢惠總是很驕傲,不僅僅因為她踢球好,更重要的是趙瑜潔從小學習也優秀。“當時趙瑜潔是我們學校的‘四道杠’,就是大隊長上面還有一個大隊委。她后來離開學校的時候,還有人問到她。學習踢球都很優秀,這個很難得。”錢惠這樣回憶道。
幾乎每個在青少年階段帶領過趙瑜潔的人對她都是贊不絕口,其中也包括國少隊帶領她的教練高紅。“當時我帶的那批球員有特點的人很多,但趙瑜潔和涂琳儷的特點在于她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敢于選擇邊讀書邊踢球。”在高紅看來,她們當年是為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新的職業化道路做出了最重要的嘗試。
趙瑜潔回憶,當時自己正是高三快畢業,曾經帶領過自己的高紅就跟她們提起了到美國上大學,去踢NACC。而她很快就接受了這個建議。
美國大聯盟對于中國女足鏗鏘玫瑰時期的球員來講,那是最向往的地方。雖然現在大聯盟的整體水平和歐洲女足聯賽已經拉開了差距,但對于想要學業和踢球兼顧,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也會更加艱苦。
首先就要過語言關。雖然,之前有著還不錯的基礎,但想要申請大學,還是要系統學習。
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并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但這才是她留學生涯的開始,入學之后既要應對繁重的功課,還要每周代表球隊比賽,平時還要確保訓練。她的時間基本上一半拿來訓練比賽,一半拿來踢球。跟當時的隊友比起來,大家只需要踢好球就行,她卻還要付出多一倍的努力去把學習抓好。
打道回府的想法倒是沒有過,但痛苦的經歷卻依然還在心頭。趙瑜潔清楚地記得有一次訓練結束回到宿舍,打開一份剛剛做完的卷子,滿篇都是錯題畫的叉,一下鼻子就酸了。2019年阿爾加夫杯,當時還在上大學的趙瑜潔被召入到國家隊,當時比賽密度很大,學校課業也很重。白天高強度的比賽訓練之后,晚上還要熬夜寫論文,這些都是她大學生活的日常。
雖然也會想自己為什么選擇這條路,但既然不會回頭,那就只能堅強地走下去。
趙瑜潔在大學里面的教練原來就是在大聯盟執教過的教練,劉愛玲在大聯盟踢球的時候,就是在她麾下。這些前輩之前在大聯盟踢球的經歷,也都是讓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超市購物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她必須要面對的事情 張楠/攝
異國他鄉的孤獨感是她最痛的回憶
如果說踢球和學習的辛苦都是身體上的,那么對家庭的思念則是精神上最難克服的困難。
趙瑜潔的父母從小就很尊重她的決定,雖然父親也會把女兒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自己先了解完,做一個前置。但對她的決定,都是支持的。包括當年選擇踢球,包括出國留學。趙瑜潔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擔心:“原來踢球,他們會擔心我受傷;后來留學,他們也會擔心我在國外不會照顧自己。但是他們卻一直還是支持我的,希望能支持我的夢想,他們一直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
雖然走出來的勇氣很大,但總有些場景是在你猝不及防的時候突然襲來。回想當年在美國上大學讓自己流淚的場面,趙瑜潔現在都會哽咽到說不出話。
大二的時候,趙瑜潔效力的球隊獲得了NACC的冠軍。當比賽結束之后,所有隊友的家人都沖進場內和隊友慶祝,只有趙瑜潔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場內看著這一幕,甚至不知道該去跟誰慶祝。后來隊友發現了孤零零的她,才把自己的家人拉來和她一起合影、擁抱。
趙瑜潔的畢業照非常經典,手里拿著碩士帽,高高揚起頭笑得格外燦爛。但在那張照片背后也同樣讓她有著傷感的回憶。“那個時候真的很希望自己的父母能來,跟我一起分享這個時刻,因為畢竟是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之一,自己能夠堅持下來,很自豪。”也正是因為畢業典禮也沒能看到父母,給獨自一人在美國闖蕩的趙瑜潔留下了遺憾。
這些趙瑜潔從來沒有跟父母提起過。“我有壓力、心里難受這些情況,都不愿意讓父母知道,都是自己去消化。可能跟我自己的性格有關。”趙瑜潔說自己從小和父母的溝通就是這樣,遇到很多事情父母都是把問題拋給她,問她怎么選擇。但無論她怎么決定,父母都尊重。
所以在她大學畢業之后,她毅然還是選擇了走職業這條路。
在克厄俱樂部的趙瑜潔 張楠/攝
歐洲還是留在美國?
大學畢業之后,趙瑜潔明確了自己做職業球員的方向。當時在美國有一個進入大聯盟的選秀機會,她也差一點兒就進入這個選秀。雖然從小就聽教練們提到美國大聯盟,但作為職業球員,她也清楚現在女足頂級的俱樂部和舞臺都集中在了歐洲。于是她放棄了這個選秀機會,把目標鎖定在了歐洲賽場。
她嘗試在一些歐洲俱樂部試訓,其中也包括法蘭克福這樣的俱樂部,有些歐洲的俱樂部甚至直接提出想要和她簽合同。她也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當時在法蘭克福試訓,很遺憾自己的特點不是他們需要的。所以就聯系到了丹麥克厄這家俱樂部, 也是因為北歐女足的發展一直在歐洲都是比較靠前的。
克厄位于哥本哈根西南38公里,整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相比起其他丹麥城市,老城里的木質建筑最有特色,但也像很多歐洲城市一樣,除了迷你的老城,其他地方一眼望去除了低矮的房子,就是空曠的綠地。
最早來到這里的時候,趙瑜潔和幾個同樣來自國外的隊友住在一個房子里。幾個人每天開車去訓練。這樣的生活跟她在美國留學的情況差不多。
今年上半年她在隊友的房子附近租住了一個閣樓的公寓,為了讓自己能有更獨立的空間。閣樓只有不到30平大,僅能放下灶臺的開放式廚房和客廳相連。客廳里只有一張大桌子和一個布藝沙發加茶幾,椅子也只有兩把。臥室直接鋪了一個簡單的床墊,一切從簡。桌子還是她在市場里淘到的二手的。
她在家里準備了各種亞洲調料,偶爾填補自己的中國胃,她也能做各種簡單的西餐。新租住的房子旁邊就是一家面包房,附近的居民全都在這里買面包。哪個最好吃,哪個是面包房的的特色,趙瑜潔都熟悉。
每天隊友會來她住的地方捎上她去訓練,幾個人租了一輛手動擋車。之前從來沒開過手動擋車的趙瑜潔在隊友的幫助下,開始學。雖然總是搞不清楚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她們總是伴著車上隨時熄火的歡樂,度過每天訓練路上歡樂的十幾分鐘。
俱樂部工作人員都非常友善,待人熱情。在他們看來,這個來自中國的姑娘,有著更廣闊的視野,因為她總是能從容地融入隊伍里。
克厄的主教練之前曾經執教過丹麥女足國青隊,對于丹麥女足情況也非常了解。而丹麥恰好就是中國女足本屆世界杯同組的對手,他拉著趙瑜潔開玩笑:“我希望丹麥和中國女足的比賽你能進球,但我肯定還是希望丹麥女足贏。”
融入海外生活已經成為她的習慣 張楠/攝
夢想很多 但腳踏實地提高自己也是關鍵
雖然在同齡人里,趙瑜潔是出來最早的一批。學業和踢球兼顧,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畢竟美國大學聯賽的水平和大聯盟的水平依然有差距,二十多年前令所有女足隊員神往的美國大聯盟也已經今非昔比,整個比賽的節奏性質都跟歐洲有些不同。
所以從美國來到歐洲,趙瑜潔最先要適應的就是整個歐洲足球的理念。“我現在覺得自己確實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現在足球主流的發展趨勢還是集中在歐洲。”效力了半個賽季,趙瑜潔說自己還在一個摸索階段。“畢竟北歐足球風格和法國、德國或者英格蘭不一樣。還需要一些時間去感受。”
但在克厄效力的時間里,趙瑜潔不僅成為了球隊的主力,也貢獻了很多進球。她說,自己來的時候就想著要在球隊展現自己,能夠多打比賽。“主要還是摸索和隊友之間的傳控配合,然后更快地去理解球隊的技戰術。”
都說趙瑜潔在丹麥踢球或許會為中國女足這次世界杯小組賽有所幫助,因為她效力的聯賽就是中國女足的同組對手。她也表示丹麥確實有很多很有天分的運動員,她們不同的聯賽中保持著一個很好的競技狀態。面對這樣的北歐球隊,就是要注意前15分鐘,因為她們喜歡先發制人。所以前15分鐘時非常關鍵的。
今年年初中國女足的西班牙拉練,趙瑜潔再次入選了大名單,并且在和瑞典的關鍵比賽中被派上場。但那場比賽,中國女足開場14分鐘被連入三球,之后,趙瑜潔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也發表了一些話,對自己不佳的表現很自責。
現在再回憶,雖然之前她也參加過國家隊阿爾加夫杯,以及其他比賽的集訓,但畢竟自己在國家隊的比賽打的不多,自己的差距還是很明顯。”個人能力跟水平有挺大的差距。我現在處于剛剛進入職業球員的環境,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很多。”趙瑜潔說,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個人的體能、包括速度還有關鍵區域的技術、閱讀比賽的能力。但這一切也迫使她想要讓自己更好的心愿,“在西班牙的比賽真的對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我從來沒有像那次那樣真實的去體會過和高水平國家隊較量是什么樣的場景。
趙瑜潔說,能夠身穿國家隊隊服參加世界杯一直是她的夢想。而在這次國家隊最后一期青島的集訓中,剛剛結束聯賽的她也來到了國家隊。只是很遺憾在最后的23人名單中沒能看到她的名字,但最終名單公布,她也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她還年輕,那個沒有放棄的理想,總有機會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