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開創“學歷教育 技能培訓 就業落實”三合一教育模式,連續多年“組團式”扶貧扶智,幫助越來越多的紅河兒女走出大山,“圓夢藍天”。經區民宗辦審核推薦,日前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因該創新性項目成功榮膺“2022-2024年度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稱號。
“紅河藍天筑夢計劃”是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根據長寧區委、區政府對口云南紅河三縣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和貫徹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在長寧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上海開放大學總校的支持下,勇敢嘗試、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來聚焦志智雙扶的探索實踐。
該項目聚焦云南省紅河州對口三縣開展結對幫扶,通過聯合春秋航空公司開設“云南紅河空乘定制班”,以航空乘務員崗位為切入點,開創“學歷教育 技能培訓 就業落實”三合一的培養模式,幫助更多的紅河兒女實現“藍天夢”,真正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全力助推云南省紅河州三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據了解,進入“云南紅河空乘定制班”的學員在通過專業面試、背景調查和體檢合格后,由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辦理注冊入學,開展兩年半的空中乘務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取得空乘專業大專畢業證書以及春秋航空培訓中心乘務學員初始資質,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將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和服務期協議。
自2019年11月起,上海開放大學組建聯合招生工作組,輾轉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和綠春、紅河、金平三縣,實地調研貧困學子的具體情況,2020年4月、2021年3月、2022年8月、2023年5月,共招錄86名學員,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92%。“云南紅河空乘定制班”一期學生中有15位獲得《中國民航客艙乘務員訓練合格證》及《中國民航空勤登機證》,實現“藍天夢”,二期學生已進入實習帶飛階段,三期及四期學生正在學習專業知識,為成為優秀的空中乘務員而努力。
據介紹,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聚焦志智雙扶,主動作為,助力少數民族青年成長成材。為了讓“云南紅河空乘定制班”的學生德技并修、圓夢藍天,學院不僅關注學員的專業發展,還聚焦學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學院根據民航行業要求來設置學生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在專業課程建設的同時,開展藝術修養課程、舉辦多樣化的活動、開展技能競賽、拓展校外實踐、結合企業實訓。
為了幫助遠赴上海的云南學子更快地融入學習和生活,學院推出“一對一”師生結對項目,讓學員們切實感受到專項幫扶的實效;學院還為定制班學員量身定制適合他們的學習、培訓體制機制,前置技能培訓,同步學歷教育,形成學歷培訓同推進。除此之外,學院與區域內各街道形成緊密合作,將共建對象拓寬到駐區科研院所、區屬國資企業等,為教育扶貧工作架起堅實的橋梁;根據錄取學生學習現狀,學院還專門為他們安排了普通話、英語口語、游泳、紅色人文行走等定制的補缺課程,實現定制課程促發展。
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表示,接下來,學院將以獲評“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為契機,充分發揮好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繼續深化“紅河藍天筑夢計劃”,營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濃厚氛圍,教育引導學校教職工和學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全面提高民族工作水平,奮力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資料來源于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
程清慧